本報記者 郝飛
近日,內蒙古農商銀行籌備組第三次會議召開,內蒙古自治區農村信用社聯合社黨委書記、理事長(提名)劉豐主持并講話。
會議聽取了內蒙古農商銀行籌備階段整體工作進展情況匯報,研究了入股資金準備、業務系統切換、信貸審批流程搭建等工作,審議了開業要件制度、成立大會和董事會議案、品牌及企業文化建設等事項。
內蒙古農商銀行組建工作已于2024年啟動。2024年8月3日,內蒙古農商銀行籌建工作小組等聯合發布公告稱:內蒙古自治區農村信用社聯合社、93家內蒙古農信法人機構及其發起設立的26家區內村鎮銀行已分別完成內部公司治理程序,審議通過了以新設合并方式組建內蒙古農商銀行相關事項并形成決議。
自此,內蒙古農商銀行引進股東、入股資金等問題備受業內關注。2024年12月,內蒙古農商銀行籌建工作小組發布了《內蒙古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征集發起人說明書》。
據悉,內蒙古農商銀行擬募集約560億元股份,將全部作為內蒙古農商銀行資本金保障資本充足率指標,滿足籌建和開業的監管要求。
與此前成立的遼寧農商銀行主要股東為地方國企略有不同。內蒙古農商銀行股本結構,一部分由符合內蒙古農商銀行發起人資格的涉改機構的股東或社員,所持涉改機構原股金按比例自愿折轉,另一部分是新增募集的股份。按照股權結構合理、股東資質優良、內部資本充足的要求,最終形成國有資本為主導、優質民營企業等資本為補充的股本結構。
科方得智庫研究負責人張新原對《農村金融時報》記者表示,國有資本為主導、優質民營企業等資本為補充的股本結構對省級農商銀行長遠發展有如下促進作用:一是優化股權結構,這種結構能夠平衡不同資本的利益,避免股權過于集中或分散,有助于形成穩定和有效的治理結構。二是提升市場競爭力,多元化的資本結構可以帶來不同的經營理念和管理模式,有助于銀行提升市場競爭力。三是促進合作與發展,國有資本和優質民營企業通常具有廣泛的社會資源和行業優勢,這種合作可以促進雙方在業務、技術、市場等多方面的合作與發展。
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秘書長靜山認為,國有資本的主導地位為省級農商銀行提供了強大的信用背書和穩定的資金來源。優質民營企業的加入為省級農商銀行帶來了靈活性和創新性。民營企業通常具有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靈活的經營機制,能夠為農商銀行帶來新的經營理念和市場機會。
(編輯 汪世軍 喬川川)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