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曹沛原 通訊員 艾思敏
伴隨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落地,湖北枝江農商銀行聚焦小微企業貸款難、貸款貴、貸款慢等問題,從供需兩端精準發力,全力推動各項工作落地見效。
全面走訪破解信息“不對稱”
長期以來,因信息不對稱,經常導致小微企業“喊渴”、金融機構“喊餓”。
由于今年訂單增加,在枝江經營水泥制品生產、輕質建筑材料生產及銷售的馮先生手頭上的資金無法滿足需要。作為一家微型企業的掌舵者,馮先生很少與銀行打交道,在他固有印象里,金融機構對小微企業的風險評估比較嚴格,抵押物、擔保人一樣都不能少。
就在他為資金短缺之事一籌莫展時,枝江農商銀行安福寺支行在“千企萬戶大走訪”中了解到他的金融需求,僅用3天時間就為其辦理了信用擔保的“惠商貸”100萬元。
“真沒想到,貸款這么快就辦下來了。有了這100萬元信貸資金的支持,我們的資金周轉難題就迎刃而解了。”拿到貸款的馮先生興奮地說。
同樣,經營紙織帶的趙先生也因訂單激增,急需資金購入生產設備、擴大產能。但自身固定資產少,缺乏有效抵押物,年前曾嘗試多家銀行都無果。枝江農商銀行馬家店支行在配合融資專班走訪中了解其困境后,結合其經營狀況與市場前景,根據企業實際情況,采用“設備融資抵押+信用貸款”組合模式,為該企業發放貸款200萬元。
馮先生、趙先生的融資困境,在小微企業中很常見,這也正是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出臺的原因之一,就是要精準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
自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啟動以來,枝江農商銀行主動對接全市9個政府工作專班,實行“一專班一金融秘書”模式,“金融秘書”深度參與專班走訪,共走訪企業10700戶,其中有融資需求的企業1778戶被納入“推薦清單”,累計向1778戶企業提供授信28.13億元,累計投放貸款28.13億元。
反哺市場破解融資“成本高”
從需求端來看,小微企業的產品大多毛利率較低,過高的融資成本可能會讓經營利潤僅供支付融資利息,導致企業“白忙活”。從供應端來看,金融機構對小微企業的風險也有所顧慮,往往在貸款利率方面定價偏高。
針對小微企業融資成本高的問題,該如何破題?枝江農商銀行給出了自己的思路:一方面,利率下行是大勢所趨,銀行不主動降價,市場也會倒逼降價;另一方面,農商銀行可以降低信息收集成本、縮減中間環節,來變相降低獲客成本。
自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啟動后,枝江農商銀行迅速制定利率下調政策,對部分經營性貸款、流動資金貸款利率平均下調35BP;同時,出臺信貸客戶浮動定價機制,將代發工資、社保卡、賬戶活期日均余額、客戶轉介紹等維度納入存量客戶定價,按季對客戶貸款利率進行“二次定價”,“真金白銀”讓利于市場。今年第一季度,枝江農商銀行新增小微企業客戶1141戶。
在主動讓利于市場的同時,枝江農商銀行進一步發揮政策杠桿作用,讓小微企業不僅“貸得到”,還能“貸得低”。
剛辦理完“小微企業創業貸”的老張算了一筆賬:“要是沒有利率優惠,我這300萬元貸款要多出7萬元利息,貸款利率優惠政策對我們創業者來說真是‘雪中送炭’。”
老張是枝江農商銀行安福寺支行首例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的受益者。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小微企業主像老張一樣,得益于該項機制獲得更多的優惠和實惠。
據悉,自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啟動以來,枝江農商銀行已累計發放創業貼息貸款183戶、金額1.61億元。其中,發放企業貼息貸款37戶,累計金額1.2億元;發放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貼息貸款133戶,累計金額2.19億元。
大道至簡破解審批“流程慢”
為提升小微企業辦貸體驗,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實施后,枝江農商銀行迅速建立“綠色通道”,對獨立審批權限內的貸款,嚴格執行“線上貸款、限時審批;線下貸款,現場審批”。對上報貸審會的貸款,除一周三次召開貸審會的“硬性”頻率外,納入“推薦名單”的客戶,推行“容缺辦理制”,極大緩解小微企業的融資焦慮。
在內部管理流程上,該行為基層減負,全面推行抵押注銷不跑路,讓客戶經理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服務客戶、服務市場。例如:對結清后辦理抵押注銷手續的,該行執行“基層行線上提交、辦公室核實蓋章、營業部實時辦結”。
在科技賦能下,枝江農商銀行逐步推動貸款線上遷移,對50萬元以內貸款,非特殊情況下全部遷移到“智慧平臺”辦理,30萬元以下客戶線上用信。
去年年底,經營超市的彭先生急需280萬元資金提前備貨。由于其用款周期短,該行融資專班結合他的經營特點,一次性為他辦理了“230萬元線下循環用信+50萬元線上用信”。今年年初,彭先生在資金回籠后及時償還了線下230萬元貸款,僅剩50萬元線上貸款的他,見到農商銀行客戶經理就說:“這個線上貸款確實方便,像‘零錢包’,有錢就還,缺錢就提。”
小微企業是一頭連著千企萬戶的“小生意”,另一頭卻連著經濟發展的“大格局”。枝江農商銀行將堅決貫徹關于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部署要求,推動更多金融活水精準直達小微企業。
(編輯 汪世軍 上官夢露)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