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松 通訊員 趙澤軒 楊萌
為實現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同頻共振,河南西峽農商銀行牢牢把握鄉村振興戰略機遇,持續將金融資源向鄉村下沉和延伸,努力讓各類農村經濟主體享受到便捷、優質的金融服務,通過“資源變資產、就業變創業、資金變股金、農民變工人”模式,助推當地走出一條“以農促工、以工哺農”的可持續發展新路子。
為打通農村經濟主體貸款融資通道,西峽農商銀行從改變城鄉金融資源配置不均衡的現象入手,充分發揮管理考核“指揮棒”的作用,全面落實支持鄉村振興行動計劃,建立盡職免責、容錯糾錯、績效考核、綜合評價為一體的長效機制,控制存款外流,提高存貸比例,下沉服務重心,延伸服務半徑,強化對鄉村產業振興信貸支持的正向激勵和責任約束,不斷增加服務鄉村振興的信貸資金供給。
同時,該行利用央行支農支小再貸款政策工具,增加可貸資金規模,撬動金融資源,全力支持縣域“果、藥、菌、游”特色經濟發展,構建布局合理、特色明顯、優勢集中的農村產業發展集群,打通農村經濟主體貸款融資通道。
為拓寬信貸資源下沉的方式和渠道,實現信貸服務提速擴面,該行根據農村經濟主體發展特征和需求采取差別化信資審批流程,簡化涉農和小微企業貸款手續,縮短信貸服務鏈條;以金融科技賦能為抓手,大力發展數字普惠金融,推進普惠金融產品數字化、線上化、場景化,積極推廣“龍鄉快貸”“普惠金融貸”“產業鏈快貸”等場景應用,不斷創新金融服務方式,優化金融服務體驗,實現信貸資源向鄉村集聚,滿足農村經濟主體多元化金融服務需求。
針對信息不對稱問題,該行多次召開銀企座談會、洽談會,“面對面”溝通和對接,整合信用評價信息資源,提高為小微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增信服務的對接效率。
為暢通普惠金融與各類農村經濟主體渠道共享,西峽農商銀行合理布設物理網點和現代金融服務機具,推動農村金融服務提檔升級。
該行通過“物理網點+自助設備+金融綜合服務站+助農取款點+手機銀行”五位一體建設,為廣大農村地區的農戶提供“零距離”金融服務。同時,進一步挖掘政府數據、金融數據和運營商數據,以金燕IC卡為載體,將百姓民生需求從線下延伸到線上,打通社保、醫療、交通、教育、旅游、消費等領域支付場景。
為將移動支付方式植入農村,該行積極引導企業和經紀人通過手機支付辦理購銷結算,當地50%以上的“果、藥、菌”購銷均通過移動支付完成,并根據不同性質的電商,有針對性地為電商提供服務下沉的資金結算渠道,使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雙向渠道日益暢通,疊加釋放“三產融合”金融動能。
(編輯 汪世軍 才山丹)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