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稿人 劉媛媛
本報記者 曹沛原
9月22日,秋分,第七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如約而至,全國主場活動在河南省開封市蘭考縣舉辦。眾多金融機構積極參與,展示農村金融的創新實踐。
網商銀行大山雀衛星遙感風控系統(以下簡稱“大山雀”)亮相主會場,公布了金融助農最新成果:截至今年8月底,“大山雀”已識別16大農產品產業,幫助全國178萬戶種植戶獲得普惠金融服務。
豐收節主會場,一位蘭考農戶體驗大山雀衛星遙感風控系統網商銀行供圖
據介紹,“大山雀”通過深度學習AI技術,解析衛星圖像,識別農作物種植面積、種類和長勢,結合氣候、地理位置、行業景氣度等因素,利用風控模型預估產量和產值,給予農戶精準的授信與合理的還款周期。
“通過技術攻堅,‘大山雀’在水稻、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的基礎上,還能成功識別蘋果、獼猴桃、柑橘、葡萄等經濟作物,并具備對大棚、果園等形態的精準識別能力。目前,已在農村金融業務中實際應用的作物有16種。”網商銀行三農金融服務部總經理張成柱表示。
“大山雀”應用范圍在不斷擴展。網商銀行與農業農村部大數據發展中心聯合建模,發起“農戶秒貸”項目,運用“大山雀”與隱私計算技術,將“三農”數據引入金融風控,為農戶提供手機上隨借隨還的信貸服務。2024年,該項目入選國家數據局“數據要素X”典型案例。
35歲的蔡春亮是獲得“大山雀”服務的農戶之一。他在陜西洛川承包20畝蘋果園,即將迎來豐收季。蔡春亮在網商銀行有10萬元貸款額度,平時買種子、買化肥農藥,碰到手頭錢不夠時,他就支用一筆貸款。“手機點一點,放款速度快,我不會錯過農時。”蔡春亮說。
在農村金融領域,網商銀行還積極與各省農業農村廳及縣域合作。河南省內鄉縣是網商銀行第一個數字普惠金融試點縣,目前已與河南省117個縣區合作。截至去年年底,網商銀行服務河南省超500萬小微企業經營者和農戶。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網商銀行還持續開展“鄉村振興帶頭人”行動。截至去年年底,該行累計向農業農村部評選的15位“十佳農民”提供1870萬元免息貸款支持,累計為全國各級政府推薦的2176位“鄉村帶頭人”提供4.2億元免息貸款支持。
“作為一家互聯網銀行,網商銀行持續加強對偏遠地區和金融服務薄弱區域的服務力度,堅守‘補充者’的錯位發展路徑。未來,我們將持續探索金融科技與農業生產深度融合,讓更多農戶享受科技帶來的普惠價值,助力鄉村振興行穩致遠。”張成柱表示。
(編輯 汪世軍 喬川川)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