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磊
近年來,山西陽城農商銀行立足當地實際,持續加大對特色產業的貸款投放力度,不斷培育鄉村發展新動能,圍繞普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工作,強化政策落實,推動服務重心下沉,積極創新產品和服務,加大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以金融力量推動農業產業轉型升級,確保實現特色產業帶動產業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讓金耳成為村民的“致富花”
走進陽城縣西峪村的方艙金耳種植基地,放眼望去,一朵朵金耳從一排排菌棒中冒出,工人們正在緊張地忙碌著。“多虧了農商行的‘晉享貸’,在我們最困難的時候給予支持,才讓我們走上了致富路。”陽城縣利宇茗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楊雷向《農村金融時報》記者說。
經過前期大量的市場調研,今年年初,他瞅準時機,開始在村里從事金耳種植產業。但因金耳種植條件高,投入資金大,導致創業初期便舉步維艱。正當他準備放棄的時候,無意間看到農商銀行“晉享貸”的墻體廣告,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他撥通了陽城農商銀行的信貸專線,隨即該行包片的客戶經理指引其在手機上完成“晉享貸”申請,全程不到半天時間,30萬元貸款就發放到位,讓他順利實現了創業夢。
記者了解到,西峪村目前已建成4個標準化方艙,同時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統,首批試種金耳8000余棒,年產值達6000余斤,讓50余名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人均增收1500余元。
陽城農商銀行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近年來,陽城農商銀行因地制宜,圍繞“一鎮一策”打造特色金融服務,大力扶持山茱萸、黑木耳、金耳等特色產業發展。依托“晉享貸”“青年創業貸”等特色信貸產品,進一步拓寬農戶、小微企業融資渠道。截至目前,該行涉農貸款余額81億元,有力支持了當地農業產業發展,促進了農民增收致富。
金融賦能陶瓷產業
陽城縣大自然陶瓷公司成立于2003年,主要生產和銷售內墻磚,年生產能力達800萬平方米,目前公司因產能過剩問題,資金鏈面臨隨時斷裂的風險。面對困境,陽城農商銀行主動上門服務,制定專項融資方案幫助公司轉型升級,為公司發放1200萬元貸款。在得到該行的貸款支持后,陽城縣大自然陶瓷公司立即進行生產線改造,如今生產的5D噴墨拋光鏡面內墻磚躋身全國一級品行列,產品銷往全國各地。
上述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陽城農商銀行聚焦制造業發展難點痛點問題,持續加大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助力陽城陶瓷·琉璃特色專業鎮建設。截至目前,該行累計為陶瓷企業及上下游企業投放貸款3.16億元,有力推動了陶瓷產業高質量發展。
該行瞄準陶瓷產業特點,找準項目定位,加強銀企對接,根據企業在生產、收購、加工過程中的融資需求,因地制宜推出了一系列便捷高效的信貸產品,滿足全流程、全產業鏈信貸資金需求。針對初創型陶瓷企業缺乏抵押資產的痛點,推出了“銀稅貸”“流水貸”產品;借助核心企業信用為下游企業授信,推出了“訂單貸”“票據貸”,幫助企業解決發展時期匯款慢、現金流不足問題。同時聚焦青年創客抵押物不足、缺少擔保的問題,針對性推出“創業貸”,全方位滿足各個類型、各個發展時期企業的融資需求。
該行依照全縣重點企業和項目對接名單,建立“白名單”機制,對轄內陶瓷企業進行全面摸底調查,集中做好企業信息采集工作,對有信貸需求的客戶實行點對點服務,建立“快調、快審、快批”機制,對申請、審批、發放流程再優化,進一步縮短辦理流程,加快放款速度,提升客戶信貸體驗。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該行已與當地20余家知名陶瓷企業達成合作關系,為陶瓷行業全鏈條企業提供金融服務。
(編輯 田冬)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