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美麗
牛膝、桔梗、蒼術、柴胡、防風……這大片大片的中藥材不僅給圍場縣張家灣鄉的大地披上了喜人的翠綠,也成為當地農民致富的“綠色良藥”。在推動農民致富的中草藥種植產業發展過程中,河北圍場農商銀行以金融活水,積極助力當地產業興旺,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張家灣鄉種植的中藥材圍場 農商銀行供圖
金融活水潤藥田精準滴灌助成長
陽光灑在郁郁蔥蔥的牛膝田上,張家灣鄉中藥材種植戶蘇海超站在田埂上,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同時用手指著自己種植的牛膝,向記者講述起他的創業故事。
據《農村金融時報》記者了解,早些年蘇海超在外打工,雖然收入穩定,但一直想回鄉發展。后來,他發現隨著人們對健康的重視,中藥材市場需求越來越大,而且張家灣鄉的土壤和氣候都非常適合種植牛膝等中藥材,于是決定回鄉發展。
“創業初期,我引進新品種和先進技術等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最大的難題就是資金不足,那時候幾乎問遍了所有的親戚朋友,但資金還是遠遠不夠。”蘇海超說。
就在他幾乎要放棄的時候,圍場農商銀行伸出了援手。該行根據蘇海超的實際情況,為其量身定制了一套金融服務方案,并提供低息貸款,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依靠農商銀行提供的貸款,我不僅擴大了牛膝的種植面積,還引進了先進的種植技術和管理模式,也帶動當地300余戶農戶就業。現在我種植的牛膝畝產近4000斤,每畝凈利潤可達5000元。”蘇海超說。
近年來,面對中藥材產業的廣闊前景和巨大潛力,圍場農商銀行積極為種植戶量身定制金融服務方案,提供全方位的資金支持。目前,張家灣鄉中草藥種植面積已達6000畝,而且還建立了中草藥種植、中藥飲片加工、中藥制劑研發等技術創新示范基地。
圍場農商銀行工作人員向朝陽灣鎮大棚西紅柿種植戶宣傳信貸產品。 圍場農商銀行供圖
金融橋梁連萬家資金支持助發展
朝陽灣鎮大棚西紅柿種植產業、棋盤山鎮養牛業、四道溝鄉果品觀光采摘園等,圍場縣農業產業發展的蓬勃場景中,處處都有圍場農商銀行拓展金融服務的身影。棋盤山鎮的養牛大戶商禹就是該行支持養牛產業、服務鄉村振興的生動案例。
2017年,看準當地養牛行業發展的前景,商禹準備在養牛上做文章,但受限于資金短缺,難以擴大養殖規模。圍場農商銀行了解情況后,為商禹提供了首次貸款支持。
“這筆資金不僅解了我的燃眉之急,也為我養牛事業的起步注入了強大動力。”商禹介紹,在圍場農商銀行資金的持續幫扶下,他從最初的小規模飼養發展到如今擁有100余頭公牛,有了占地4500多平方米的現代化牛場。
商禹的故事是圍場農商銀行助力鄉村產業發展的一個生動案例。
近年來,圍場農商銀行針對不同的農戶,相繼推出各具特色的線上、線下貸款產品,多途徑助力農村產業發展。
線上方面,該行面向農戶,推出純信用、到賬快、閃速審批,最大額度20萬元的農戶專項貸款“惠農快貸”,同時針對種植養殖大戶、家庭農場和專業合作社推出最大額度為100萬元的“新農速貸”。
線下方面,該行推出幫扶種植戶的“家庭貸”,支持養殖戶的“養殖貸”,助力脫貧戶的扶貧小額信貸產品“致富寶”。截至今年7月末,該行累計發放各類農戶貸款42.14億元,較年初增加3.46億元。
“我們還深入田間地頭,通過開展黨建+營銷走訪專項活動,以32個支行、4個小貸分中心為根據地,投入85名信貸人員,通過微信小程序‘精細化管理工作站’,實現營銷走訪精細化管理,將金融服務送到農戶身邊。”圍場農商銀行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7月末,該行走訪農戶5000余戶,貸款余額82.13億元,較年初增加6.34億元。
未來,圍場農商銀行將繼續優化金融服務,用實際行動詮釋扎根農村、服務“三農”的為民情懷。
(通訊員李書奇對本文亦有貢獻)
(編輯 田冬 才山丹)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