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田耿文 通訊員 鞏長樂 焦述
日照市東港區陳疃鎮以“藍莓+”融合發展為導向,發力產業鏈,成功入選“好品山東”品牌。日照“藍莓”的品牌升級之路,正越走越寬,成績卓然。
在前不久日照市第十二屆藍莓文化旅游節開幕式上,東港農商銀行與陳疃鎮藍莓協會共同簽約戰略合作協議,向轄內藍莓種植產業客戶預授信貸款2億元,為當地“藍莓+”產業添磚加瓦,助推鄉村振興和旅游業全面發展。
家住陳疃鎮石墩村的辛大哥此前常年在外地打工,為照顧父母,他選擇回鄉創業,并把視線投向了藍莓種植項目,成立了日照市東港區裕豐家庭農場,并很快與東港農商銀行建立了合作關系。
“我的家庭農場原有13處藍莓暖棚,占地面積約40畝,在農商銀行的信貸支持下,今年我又承包了14座溫室大棚,面積40.95畝,信貸資金也由最初的20萬元‘創業擔保貸’提高到目前120萬元的‘藍莓貸’,東港農商銀行真是我致富路上的金融好助手,要是沒有他們這幾年的資金支持,我的藍莓基地哪能發展得這么好呀。”辛大哥表示。
“支持一個產業,影響一片區域,帶動一方百姓。”近年來,陳疃鎮在藍莓產業鏈上不斷深耕細作,鏈條越拉越長。藍莓的種植、管護、采摘、加工等環節都需要大量勞動力,尤其是進入采摘期,用工需求量大。
“我一個人一天能摘約40斤藍莓,工錢是80元一天,一個月的收入有2000元左右,收入穩定還能照顧家里老人和孩子,生活是越來越好了。”北疃村52歲的村民劉大哥高興地說。據了解,北疃村已發展藍莓種植1000余畝,吸納了大量本村及周邊村民到藍莓企業務工,實現家門口就業,助力村民人均增收近1.3萬元。
陳疃鎮自2005年發展藍莓種植,歷經近20年的扶持培育,全鎮藍莓種植面積穩定在2.5萬畝,占全省30%以上,從種藍莓、賣藍莓,再到精深加工產業融合,“藍莓”品牌的發展讓陳疃鎮走出了鄉村振興的關鍵一步。
為助力“藍莓+”產業持續壯大,東港農商銀行深挖普惠產品優勢,通過積極走訪藍莓種植大戶、藍莓加工企業,實地調研藍莓種植戶的經營情況和客戶需求,推廣符合當地特色的貸款產品。重點營銷“農耕貸”“魯擔惠農貸”“藍莓貸”等興農貸款、“擁軍貸”“鄉村好青年貸”等鄉風文明系列貸款產品,支持一批有志青年回鄉創業,為鄉村振興注入新鮮活力。截至7月末,該行累計發放“藍莓貸”3744萬元,支持藍莓種植戶40戶。
作為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小小的藍莓果成了當地村民們致富增收的希望。東港農商銀行積極配合鎮政府加快“藍莓+”產業多元化發展,切實為當地農企農戶提供實實在在的幫助。
該行一方面積極向當地藍莓協會、農業農村辦公室等相關部門進行調研,了解農業市場主體真實需求情況;另一方面下沉金融服務,積極對接藍莓種植大戶,逐戶走訪摸排融資需求,依托智慧營銷系統,實現客戶精準畫像,對藍莓農戶進行無感授信,駐村逐戶精準營銷,邀約客戶體驗用信,提高小額普惠金融貸款覆蓋面,并從種植、加工、文旅體驗等各個環節加大資金支持,有力地推動了當地社會經濟發展。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