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曹沛原 通訊員 李星詠
“無人機噴施農藥,一小時在25畝左右,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湖北省棗陽市劉升鎮農民郜轉轉熟練地操控無人機,兩分鐘完成一畝菊花的農藥噴灑作業。
如今,在湖北棗陽農商銀行“共同富裕貸”支持下,野菊花種植成為當地特色產業和支柱產業,帶動300余戶農民走上野菊花規模化種植、產業化致富之路。
劉升鎮境內丘陵坡地多,土層深厚、疏松肥沃、土壤富含腐殖質,非常適合野菊花種植。2021年,返鄉創業青年郜轉轉看準家鄉這一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優勢,萌生發展野菊花種植產業的想法,但苦于資金困難,投資計劃一拖再拖。
“我們將郜轉轉這樣有想法有能力的返鄉青年,作為‘1+N’重點支持對象,充分發揮支持頭雁,帶動一片的示范效應。”棗陽農商銀行董事長劉亞表示,近年來,該行以“整村授信”為抓手,大力支持農村種植、養殖大戶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
讓客戶少跑腿,甚至不跑腿。該行發揚金融“店小二”精神,推行陽光辦貸,限時服務,贏得客戶口碑。郜轉轉從申貸到放貸,只用兩天時間。
“合作社免費為村民提供野菊花苗,從種植、田間管理到病蟲害防治、采收等各個環節,給予技術指導和培訓。”郜轉轉介紹,在獲得農商銀行100萬元“共同富裕貸”支持后,他流轉了500畝土地,成立了棗陽市棗菊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采用“公司+專業合作社+農商銀行+農民”的經營模式,與華潤三九醫藥有限公司簽訂訂單種植合同,菊花成熟后,合作社統一收購,消除村民后顧之憂,有效推動野菊花種植產業發展。
野菊花種植管理周期長,需要大量人工投入。目前,劉升鎮野菊花種植基地平均每年至少需要25000余人次的用工,這不僅使種植戶收入得到顯著增長,還帶動周邊村民就近務工增收。
棗陽農商銀行“共同富裕貸”催生了野菊花種植大產業,先后累計投放貸款9000余萬元,將野菊花打造成劉升鎮農民致富的“金鑰匙”。截至目前,劉升鎮野菊花種植面積已近5000畝,年產值超過3000萬元,為900余名村民提供穩定就業機會。
(編輯 田冬)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