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愛靜
“國際紡都”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不僅是浙江民營經濟重鎮,也是“科創中國”省級試點地區。近年來,柯橋區堅持創新強區、人才強區首位戰略,建設了一大批高能級科創平臺,集聚了各類高層次人才。近日,柯橋區發布戰略人才引聚“520”計劃行動方案,為全面加強“三支隊伍”建設營造人才發展環境。
浙江紹興瑞豐農商銀行(以下簡稱“瑞豐農商銀行”)是浙江省首家上市農商銀行,于2021年6月25日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曾經連續三次獲得全國農商銀行標桿銀行稱號,去年建成紹興金融系統首家金融類博士后工作站,并獲得浙江農商銀行系統唯一全國“百佳示范網點”。長期以來,瑞豐農商銀行堅持人才興行、科技強行,全面助力柯橋人才強區戰略。近日,《農村金融時報》記者專訪了瑞豐農商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吳智暉。
記者:柯橋區正在實施人才強區戰略,您如何看待這一戰略的意義?
吳智暉:柯橋是“國際紡都”,傳統和新興產業的迭代升級,國內國際市場的貨暢其流,最關鍵的資源要素是人才。當下,創新強區、人才強區已經成為柯橋區首位戰略,聚焦創新成果深化、創新企業孵化、創新生態優化、永葆創新活力,讓柯橋成為一座人才向往之城的路徑已經逐漸清晰。我覺得這是一條戰略之路、必由之路,因為人才的背后,是一大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的崛起,是現代紡織、新材料、生物醫藥和半導體光電信息“1+3”現代產業集群帶來的澎湃動能,這不僅事關當下,更事關未來幾十年發展。在支持人才強區上,我們推出了科技金融三年戰略規劃。
記者:請您詳細介紹一下貴行的科技金融三年戰略規劃。
吳智暉:科技金融作為“五篇大文章”之首,不僅體現出中央層面對科技的高度重視,也賦予了金融服務科技新的歷史使命。我行第一時間出臺“五大金融”專項規劃。其中,科技金融爭取通過3年時間,結合轄內重點產業,融入區域科技型企業發展生態圈,打造“1+6+N”的科技金融綜合服務體系,即一項原則(堅定業務方向)、六大策略(客群、產品、服務、渠道、行研、能力)、打造N個科技金融場景,建立科技金融全面風險管理體系,打造瑞豐農商銀行科技金融品牌,成為區域內“科技型企業首站銀行”。計劃至2026年,實現全行科技型企業貸款規模達到200億元、貸款戶數突破1000戶、轄內科技型企業建檔率達到80%以上。
三年戰略規劃分為三個階段:啟動實施、推進提升和長效推進。在啟動實施階段(2024年),我行的重點是建機制、搭框架,有序啟動落實方案。在推進提升階段(2025年—2026年),重點是找不足、抓進度、提質量。全面總結科技金融發展過程中的痛點、堵點、難點,切實解決實施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基本完成計劃的各項任務目標。在長效推進階段(2026年后),認真總結實踐成果,梳理形成一套體系化的制度框架和標準化的作業流程,在全行推廣,形成優勢互補、齊頭并進的新格局,努力打造具有瑞豐特色的科技金融品牌,提升科技金融服務覆蓋面。
記者:貴行在支持人才發展方面有哪些亮點工作,成效如何?
吳智暉:一是創新產品服務,推動業務發展。我行推出了創投指數貸、小微成長貸等產品,同時梳理知識產權質押貸款、專精特新領航貸、英才通、供應鏈金融等相關產品,并建立科技金融產品手冊,產品已基本覆蓋全生命周期科技型企業金融需求。
二是助力區域產業數字化應用場景建設。我行秉承創新發展理念,積極探索金融服務新模式。例如,我行于今年6月成功發放全國農信第一單、全省首筆水務場景“數據資產入表+質押融資”貸款,打通了數據資產與金融服務對接的“最后一公里”,為數據資產的貨幣化、資本化提供了新實踐、新思路,為區域產業數字化應用場景建設注入新動力。
三是深化業務“陪跑”機制。我行派專員協同客戶經理開展科技型企業的營銷與盡調工作,形成“專業知識+市場洞察+關系營銷”經驗互補,深入了解企業融資需求,精準匹配公司金融產品,提升科技金融綜合服務能力。我們堅持每天向企業推送《瑞企早報》信息,及時傳達政府產業布局規劃與產業政策、行業發展趨勢與前沿咨詢等內容。
四是做好人才隊伍建設,提升專業能力。我行針對科技金融建設專門組織專項能力培訓班,根據支行服務產業類別,分類開展能力培訓,深入講解“科創企業業務突破”“信保類貸款調查要點”等課程,有效提升業務人員服務能力和風險經理專業能力。
截至6月末,全行科技型企業貸款余額118.39億元,較年初增長11.22億元,增幅10.47%;貸款戶數856家,較年初增長75家,增幅9.60%;其中,專精特新企業貸款余額18.27億元,貸款戶數70家,專精特新企業服務覆蓋面達35%。
記者:在支持人才發展的過程中,貴行遇到了哪些挑戰?
吳智暉:一是專業服務能力有所不足。由于業務人員對新興行業了解有限,難以識別科技型企業的科創能力與經營能力,仍然存在“不敢貸、不愿貸、不會貸”等現象。二是風控專業能力有所不足。我行雖然已在初步探索和放開信用貸款門檻,但信貸評估方法仍偏重有形資產和財務報表,不能完全適應科技型企業的特點。三是行研成果落地有待提升。目前我行雖已經陸續建立行業投研隊伍,但專業人才仍然較為短缺,特別是當前產業前沿變化迅速,必須及時跟進趨勢變化。
記者:隨著柯橋區人才引聚“520”計劃行動方案的發布,貴行接下來有哪些計劃支持柯橋人才強區建設?
吳智暉:我們計劃通過科技金融業務推廣、銀政生態聯盟組建、營銷配套支撐等多方面的措施,進一步深化服務。包括打造科技金融業務推進月,承辦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與財政、擔保公司等機構合作探索設立風險池基金,與區人才辦、各開發區平臺等機構合作,探索制訂高層次人才創業企業金融服務方案,推動“星伙計劃”早兌快享等政策落地。在人才隊伍建設方面,聯合內外部專家,對行內員工開展產品應用、企業科創能力識別與盡調要點等培訓,強化人才培育。同時,全行范圍內總結、提煉科技型企業營銷經驗,開展案例分享會,提升服務能力。
(編輯 張博)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