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河北訊(記者李美麗 通訊員梁圣強)今年以來,河北廊坊農信主動擔當、積極作為,服務縣域經濟,支持鄉村振興,為助力小微企業復工復產、穩經濟大盤貢獻了農信力量。
全力走好金融支持鄉村振興之路
堅持市場定位回歸本源主業。廊坊農信始終堅持“三農”市場定位,全面貫徹金融支持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把握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釋放的巨量消費和投資需求,不斷加強“三農”領域的業務營銷、品牌宣傳和市場拓展,進一步鞏固提升服務“三農”市場優勢。
堅持協同協作實現優勢互補。廊坊農信加強銀政企間的協同協作,與地方政府、企業開展多元合作,實現資源共享、互惠共贏,同時重點在信息、渠道、資金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發揮銀政企在各自領域的資金、政策、技術手段等方面優勢,多渠道、多層次、全方位布局“三農”市場,拓展低成本存款和小微綠色貸款新渠道,提高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的實效。
堅持錯位競爭推廣多元渠道。廊坊農信積極布局“專精特新”和“三農”客戶,在信用類、擔保類的小微企業貸款上下功夫,在小微客戶群中推出“拳頭”產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貸款品牌,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精。
全力走好特色化經營之路
發揮資源優勢打造身邊銀行。廊坊農信充分利用農信社點多面廣覆蓋城鄉的物理渠道,挖掘長期發展積累的海量客戶資源,發揮農信社員工人熟地熟的本土優勢,持續深耕金融市場,把金融服務下沉到村里鄉間、田間地頭,同時以鄉鎮村街為單位,形成網格化管理,實現對農村鄉鎮地區金融服務的全面覆蓋,打通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打造服務百姓的身邊銀行。
融入發展大局打造普惠銀行。圍繞當地特色產業、優質商圈和產業集群等資源稟賦,廊坊農信將發展戰略與地方政府發展規劃相融合,將金融產品與地方產業特色相對接,為農業經營、投資創業、居民消費提供優質、優惠、方便、快捷的金融產品,全力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金融支持,打造支持地方的普惠銀行。
做好本土化改造打造知心銀行。廊坊農信有效發揮農信社貼近農村的市場優勢,提升服務地方經濟、服務客戶的能力。廊坊農信一方面大力建設金融服務綜合體,利用移動支付產品全面覆蓋客戶生產生活需求,推動在線金融服務向更廣更深處延伸;另一方面推行銀政協作,通過金融服務專員制度,精準掌握客戶貸款需求,解決客戶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打造惠企惠民的知心銀行。
全力走好數字化轉型之路
推動服務模式的多元化轉型。廊坊農信持續加大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在基層網點的推廣應用,推動營業網點營業性質由單純的業務辦理場所向集宣傳推廣、客戶體驗、產品展示于一身的業務營銷中心轉變,利用產品體驗、宣傳展示等手段,持續提升業務便捷性,提高營銷有效性,增強客戶黏性,促進網點向以智能化轉型。
提升風險防控的智能化水平。廊坊農信充分運用大數據技術,有效構建智能風險防控模型,實現客戶信息的精準畫像、客戶風險的精準識別、風控系統的精密完善,促進傳統風控向智能風控轉變,重塑信貸風險管理模式,有效降低信用風險。
促進拓客模式的線上化轉移。廊坊農信把握農村數字環境發展機遇,緊跟鄉村振興戰略政策紅利,轉變“等客上門”的被動營銷模式,推動獲客模式的線上化轉型,提升“零接觸”的服務能力。在搭建自身業務營銷線上服務平臺的基礎上,通過自主研發、參與合作等形式積極與政府、企業在民生服務方面搭建服務平臺、開通業務端口,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以此提高農信社業務的線上應用,增加拓客、攬存渠道,搶占數字化、信息化轉型先機。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