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浙江訊(通訊員周玥)“多虧蘭溪農商銀行‘政銀擔’政策,讓我抓住了發展機遇?,F在,基地規模已經是原來的兩倍多,產量也有了飛躍性的增長。”鴻鵬生態養殖基地負責人孫華斌笑著說。
2020年,他開始運營螃蟹養殖基地,每畝地需要投入約1.3萬的養殖費用,再加上螃蟹較長的培育周期,資金保障成為他最大的難題。
急需擴建資金的孫華斌,在蘭溪市“政銀擔”協同服務體系與蘭溪農商銀行助力下,獲得了銀行貸款300萬元。如今的孫華斌,承包水域已高達260畝。2022年至今,孫華斌養殖基地的銷售量達六百余萬,孫華斌也一躍成了蘭江蟹養殖標桿商戶。
政銀擔即政府、銀行、擔保機構三方相互賦能,協同推動金融支農。截至今年9月,蘭溪農商銀行已累計為當地449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政銀擔”擔保貸款34596.4萬元。
“多虧了‘政銀擔’貸款,我們重修了房屋,引進了旅游配套產業,走出了一條強村富明的新路子。”蘭溪市黃店鎮王家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盧惠良感激說,王家村原本人口老齡化嚴重,是個經濟薄弱村。在申請到蘭溪農商銀行“政銀擔”貸款資金300萬元后,村兩委引進了兒童樂園、游步道等28個項目。
如今的王家村已經成為集民宿、康養、觀光為一體的生態宜居示范村。王家村的美麗環境,還帶來了美麗經濟。過去,王家村一年的經營性收入只有5萬元。而2021年王家村的旅游收入達到了85萬元左右,今年還有望創新高。
“政銀擔政策,有效破解了農業產業發展的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和農民缺乏抵押物、擔保難的困局。”蘭溪市黃店鎮相關負責人表示,政企雙方強強聯合,通過強化政府購買服務、設立風險池資金等措施,有效調動了金融機構、擔保機構支農的積極性。
蘭溪農商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進一步推動支農服務對象從種植業、養殖業、文旅類等常規主體,向楊梅、枇杷等本地農業特色優勢產業及農旅新業態延伸拓展,為農村普惠振興引活水,為實地農業經濟發展創新豐收,帶領當地農民走向共同富裕。
責任編輯:田耿文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