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河南訊(記者王松 通訊員劉荷蕾)今年以來,河南清豐農商銀行進一步緊抓“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契機,著眼“后清收時代”形勢任務,錨定“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目標要求,持續緊實作風、革新理念、改進服務,以扎扎實實的舉措,彈出作風建設“進行曲”,奏響惠民利企“最強音”,為縣域實體經濟發展注入蓬勃“活力”。
機制建設先一步
該行把強化頂層設計、優化體制機制作為搞好金融服務的前提,鑄牢“壓艙石”,把穩“定盤星”。
完善責任落實機制。該行堅持“權責對等,失責必問,問責必嚴”與“盡職免責、為負責者負責”的分責原則,厘清細化黨委班子分管責任、條線部室管理責任、營業機構屬地責任與各級負責人主體責任四級權責清單,出臺客戶經理信貸業務盡職免責管理辦法,促成人人知責于心、履責于行、擔責于身,最大限度破除惜貸、懼貸、懶貸心理。
健全目標管理機制。該行認真分解各項工作目標到崗、到周,結合上級政策與基層實際實行差異化管理、動態化調整,其中充分發揮網點負責人“排頭兵”作用,明確其個人能力對網點目標分擔比例,簽訂個人與整體任務“雙完成、雙保證”目標責任書,引導其既要統籌謀劃當好“指戰員”,又要身先士卒當好“戰斗員”。
強化過程監督機制。該行堅持日跟蹤、周調度、月總結,對貸款投放情況、信貸管理情況等各項重點工作實時掌握、及時督促。
改進考核激勵機制。該行充分考慮員工個人利益與農商集體目標、社會發展需要,調整激勵考核機制,把薪酬福利、榮譽職級等待遇重點向信貸條線傾斜、向普惠型小額信貸傾斜,對不直接從事信貸工作的后臺部室,績效考核重點與所包網點信貸指標掛鉤,真正“擰成一股勁,勁往一處使”。
重心下沉深一步
強化網格管理,消除服務“空白點”。該行把全轄按照“戶戶入網、人人進格、虛實結合、以格追責”原則,劃分為30個一級網格、69個二級網格,每網格選派一組綜合柜員+大堂經理+客戶經理“1+1+1”綜合化服務團隊。同時對入選“行長進萬企”“專精特新”名錄庫企業,實行“包企到人、一企一策”,至少“一周一聯絡,一月一走訪”,及時充分滿足企業需求。截至8月末,今年累計聯絡走訪企業88家,走訪覆蓋面達到100%,其中對新增融資需求的42家企業發放貸款2.29億元,累計發放54家3.36億元。
傳承背包精神,服務送入“千萬家”。該行全面推行“半天戶外工作法”,截至8月末,全行累計走訪戶數11701戶,結合“以老帶新”等其他渠道,累放各類貸款42.31億元。
深化黨建聯盟,政銀合作增便利。深化黨建聯盟,便民再建“連心橋”。利用村組干部熟知村情民意、駐村工作、為村著想優勢,積極發展61名村組干部成為普惠金融服務的“協管員”,擔當聯絡村民的“向導”、收集需求的“紐帶”,評級授信的“參謀”,及指導發展的“智囊”,有效充實服務力量,便利服務開展。
堅持產業為本,穩住經濟基本盤。在貸款投向上,該行堅持“脫虛向實、控大支小”,錨準縣域傾力打造“綠色家居強縣”“現代農業強縣”“商貿物流強縣”“新興產業強縣”戰略目標,先后完善推出“惠民家庭貸”“家具裝修貸”“糧食收購貸”“金燕e惠貸”“興業貸”等適合產品,并細分主體、種類,定期排序分析,引導全行專注“做小客戶、做大戶數、做強經營”,不斷加大對鄉村振興、特色產業及科創型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有力幫扶縣域經濟復蘇回暖。
提質增效快一步
向管理要效率。該行重塑信貸體系,對貸款調查、審查、審批、發放等全流程推敲研判,明確各崗位職責權限及作業標準,在保證風險可控基礎上最大限度精簡環節、手續。
向專業要效率。該行強化“專業人干專業事”的工作理念,大力加強信貸隊伍建設,推行系統內“客戶經理”資格證書與社會上“個貸”“公貸”等資格證書“雙持證上崗”制度,定期舉辦“金融夜校”,注重理論素養與實操技能“雙培訓雙提升”,有力提升信貸從業人員崗位勝任能力,實現打鐵“自身硬”。
向科技要效率。該行加大科技支撐,升級改進“金燕e貸”小額線上辦貸系統,通過“手機銀行”“微信公眾號”“智慧服務平臺”等均可在線申貸;線下調查利用移動PAD端直接拍攝上傳相關資料,實現信息采集即時化、移動化等,為辦理貸款插上科技“翅膀”。
紓難解困穩一步
穩支持。面對疫情連番沖擊,為穩定“資金鏈”、守住“基本盤”,該行積極落實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對信用記錄與發展前景良好,但暫時還款困難的,用好用活“金燕連續貸”“金燕紓困貸”“金燕復工貸”等續貸產品和政策,給予展期、續貸或調整還款計劃,并維護正常信用記錄,“貸”給客戶穩穩的支持。截至8月末,累計為23家企業及個體工商戶等辦理延期還本付息貸款7071.5萬元。
降成本。今年來,該行多次下調貸款利率,并堅持“一次授信、循環使用、線上出賬、隨借隨還”,為客戶減免資金跨行歸集手續費、跨行轉賬手續費、賬戶維護服務費、短信提醒服務費等費用。截至8月末,僅企業類客戶累計壓降綜合融資成本416萬元。
貼心服務近一步
該行積極做好配套服務,為客戶提供轉賬匯款、支付結算、代收代發、財務咨詢等金融相關服務,定期組織政銀企三方交流活動問需問計,并“授之以漁”,特邀財經專家為企業高管舉辦財務管理、稅收籌劃專題培訓班等,為企業發展融資融智提供一攬子服務。
該行還主動提供“超期”服務,依托“鮮面”“蛋糕”“雪糕”等特色銀行資源、“心葵花”金融志愿服務團體,常態化為客戶提供“親子蛋糕diy”“鮮面雪糕一折購”等各類溫情增值服務,超出客戶預期,深受客戶好評。
另外,該行堅持定期回訪服務,建立客戶回訪臺賬,持續對接回訪,對結清未貸的“老客戶”、授信未用的“新客戶”及無存無貸的“潛在戶”也定期跟蹤聯系,確保服務不斷檔、不止步,有效提升客戶好感度與滿意度,轉化現實客戶380余戶。
責任編輯:田耿文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