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廣西訊(通訊員陳海峰)2022年3月18日,廣西武宣農商銀行迎來了成立一周年。一年來,武宣農商銀行始終堅持以黨建為引領,聚焦金融主業,服務鄉村振興和實體經濟,做深做細普惠金融,為服務“三農”和促進縣域經濟發展做出應有貢獻。
截至目前,該行各項存款余額76.56億元,較掛牌開業增加0.88億元;各項貸款余額55.11億元,較掛牌開業增6.23億元,存貸款市場份額穩居全縣金融機構首位,2021年度納稅總額為3378萬元,與2020年度2249萬元相比增加1129萬元。
服務實體經濟提質效
據悉,武宣農商銀行以服務實體經濟為核心,創新信貸產品,優化辦貸流程,提升服務水平,加大信貸投放,增強金融服務功能,促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該行聚焦“六穩”“六保”,扎實推動“桂惠貸”政策落地見效,率先發放首筆“來賓木材貸”1000萬元,積極滿足各類市場主體金融服務需求。
該行創新推出“易航貸”特色信貸產品,支持航運業做大做強并帶動上下游產業鏈發展,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和西江經濟帶建設。
同時,該行充分發揮人緣地緣、機構網點、制度流程等優勢,積極開展“貸動小生意,服務大民生”金融支持個體工商戶發展專項活動,不斷提高個體工商戶及個人經營性貸款的覆蓋率和滿足率。
截至目前,該行累計投放“桂惠貸”1434戶,金額11.51億元,其中“來賓木材貸”28戶,金額9372萬元;累放船舶貸款104戶,累計金額2.83億元;存量個體工商戶3305戶,余額10.49億元,存量個人經營性貸款12797戶,余額10.65億元。
助力鄉村振興取實效
武宣農商銀行充分發揮農村金融主力軍作用,緊緊圍繞服務鄉村振興工作,不斷加大金融資源傾斜力度,支持發展地方特色產業,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出了地方銀行應有的貢獻。
持續強化脫貧人口小額信貸投放,對標“四不摘”要求,精準對接已脫貧人口的有效金融服務需求,做好脫貧人口小額信貸的發放,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
以實施“萬名農信先鋒進萬村”工程助力鄉村振興為抓手,該行積極推進“整村授信”及開展“白名單”采集工作,實現農村地區信息、信用和信貸聯動,有效解決農戶貸款難、貸款慢、貸款貴等問題,不斷提高農戶貸款的覆蓋率和滿足率,鞏固和拓展農村金融市場。
同時,該行積極進行信貸創新,深入探索特色行業規律,對生豬養殖、哈密瓜種植等特色行業制訂專項信貸產品,破解特色產業發展困境,有效釋放鄉村經濟發展新動能。
截至目前,該行涉農貸款余額43.29億元,較掛牌開業增加3.14億元;新發放脫貧人口小額信貸314戶,金額合計1537.5萬元;采集客戶信息1.56萬戶,已通過評級授信的3055戶,授信金額為22.62億元。
踐行普惠金融顯成效
武宣農商銀行緊緊圍繞普惠金融發展理念,不斷優化農村地區金融服務環境,完善金融服務功能,扎實推進普惠金融服務提質增效,全力保障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工作順利實施。
該行對3家營業環境老化、設備陳舊的營業網點進行重裝改造,對13家便民服務點進行升級亮化,完善金融服務功能,有效提升綜合服務能力。
同時,該行成立“普惠金融先鋒隊”,對便民服務點進行分片指導和專屬管理,每季度按規定到聯系點進行金融知識宣講,進一步提升便民服務點的影響力和專業性。
該行以營業網點為中心,自助服務終端、便民服務點、手機銀行、電子銀行等為輔助,實現縣、鄉、村三級全覆蓋的支付清算服務體系,打通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
截至目前,在全縣142個行政村成立便民服務點172個,行政村覆蓋面達到100%,自助銀行21個,自助服務終端58臺,較好彌補了農村金融服務短板。
下一步,武宣農商銀行將以更加昂揚的斗志,更加務實的作風,攻堅克難,創新實干,繼續以服務“三農”為己任,牢記使命與擔當,推動全行實現更高質量、更高效率、更加可持續的發展,為支持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責任編輯:石柳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