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新疆訊(通訊員尤文俊 尹鑫 賀鵬)今年以來,新疆福海縣農信社立足縣域“七大優勢”,聚焦“八大基地”,支持“五大產業”,持續加大信貸投放。
截至9月末,該社各項貸款余額突破22億元,達22.12億元,較上年末增加2.97億元,增幅為15.49%,同比增加1.53億元,增幅為7.43%;累計投放各項貸款11.33億元,同比增加1.77億元,增幅為18.51%,其中發放涉農貸款 9.15億元,同比增加1.16億元,增幅為14.58%。
福海縣農信社客戶經理(左)察看水稻長勢。李冉 攝
2013年,福海縣大尾羊有限責任公司與福海農信社建立合作關系。8年間,從最初的350萬信貸資金支持,到目前授信2000萬,公司已發展成為集養殖廠、屠宰廠、飼料加工、銷售為一體產值近千萬的自治區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
隨著規模的不斷擴大,該公司為社會提供近百個就業崗位,也成為帶動周邊種、養殖戶走上致富路的龍頭企業。
積極支持龍頭企業發展,只是福海縣農信社服務實體經濟的一個縮影。受益于農信社支持的還有特色農業、新型經營主體。
在福海縣,提起劉榮彪可能沒人知道,但說起本地產的大米和螃蟹沒準大家都吃過。2019年,黑龍江紅興隆農墾喜豐水稻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劉榮彪看中了福海縣地域優勢,成立了福家稻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拓展起西北市場。3年來,在福海農信社的幫助支持下,劉榮彪2000畝水稻試種成功,套養的扣蟹也與大米一起成為了當地餐桌上的美食。
今年6月,福海縣農信社150萬信貸資金再次成為稻田里的“及時雨”,讓劉榮彪帶動周邊百姓種植水稻調整產業結構的信心十足。
同樣得到福海縣農信社支持的還有福海縣家庭農場種植戶張翰文,時下他種植的1200畝枸杞地宛如一片紅色的海洋。
據張翰文介紹,在信用社支持下,他的枸杞年產量已經從2019年的60噸,增長到目前240噸,盛果期用工量每天高達150人,平常固定30人左右,為周邊百姓在家門口提供了一條致富渠道。
據福海縣農信社相關負責人介紹,圍繞新型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和產業鏈龍頭企業,福海縣農信社加大金融產品創新力度,相繼推出了“金顆粒貸”“五谷豐登貸”“六畜興旺貸”等多款信貸產品。同時,該社還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積極做好降低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支付手續費的相關工作,截至9月末,該社累計為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減費讓利達487.23萬元。
責任編輯:田耿文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