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寧夏訊(通訊員葛倩)隨著電子化支付手段的不斷發展,非現金支付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諸多便捷。但是,在非現金支付迅猛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近年來,社會上出現了很多拒收現金的行為,如一些旅游景區、餐飲行業在支付結算時拒收現金,由此引發的投訴事件引起了廣大消費者的強烈反響,拒收現金的行為既損害了人民幣的法定地位,也損害了消費者對支付方式的選擇權。
為了維護人民幣流通秩序,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中國人民銀行公告》及《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關于做好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工作的通知》,進一步規范了社會支付結算行為,明確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人民幣現金。
為進一步完善和優化人民幣流通環境,深入貫徹落實中國人民銀行對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工作的要求,準確把握工作目標,惠農聯社積極組織員工對《公告》及《工作通知》進行認真學習和討論,通過學習討論深刻理解、準確把握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工作的重要意義。
該聯社在全轄各營業網點的室外電子屏滾動播出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的宣傳口號,通過大堂經理向客戶介紹人民銀行的相關規定政策,在網點門口、柜面張貼《公告》及《答記者問》向公眾宣傳講解,提高公眾對拒收人民幣現金行為的認識,切實維護人民幣的法定地位。
同時,該聯社廣泛開展進村入戶宣傳,各網點通過對周邊的超市、餐飲等人群集中的重點領域進行上門宣傳、配發宣傳資料、在微信公眾號轉發《公告》及答記者問全文等多種形式,維護人民幣流通秩序,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保障人民群眾和消費者在支付方式上的選擇權。
該聯社還密切關注日常工作中網點反饋掌握的單位和個人拒收或者采取歧視性措施排斥現金等違法違規行為線索,及時向公眾做好政策法規的宣傳解釋,積極引導公眾通過正確途徑解決訴求。
下一步,惠農聯社將踐行服務三農主力軍的社會責任,落實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工作長效機制,持續做好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工作,引導社會公眾自覺遵守法律法規,使人民幣的法定地位深入人心。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