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網信辦、農業農村部、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聯合印發《關于開展數字鄉村強農惠農富農專項行動的通知》,在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山東省、河南省、重慶市、四川省、陜西省等8個重點省(市)部署開展數字鄉村強農惠農富農專項行動。
在數字鄉村強農惠農富農專項行動中,銀行作為金融服務的重要主體,擁有著獨特優勢,應積極發揮金融力量,助力數字鄉村建設邁向新高度。
加大信貸投入力度,完善數字基礎設施。一方面,銀行可以積極與通信運營商等合作,參與農村5G網絡和千兆光網建設項目融資,拓寬建設資金來源渠道,助力解決農村網絡建設資金短缺難題,讓高速網絡覆蓋更多偏遠鄉村;另一方面,針對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提供專項貸款,支持物流企業在農村建設倉儲中心、配送站點,引入智能物流設備,提升物流配送效率,實現農產品出村進城、消費品下鄉進村的高效流通。
創新信貸模式,為智慧農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持。對于農業生產經營主體購置智能農機設備、建設智慧農業示范基地等資金需求,開發專屬信貸產品,如“農機貸”“智慧農業貸”等,給予利率優惠、延長貸款期限等政策支持。同時,借助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與農業生產監測系統對接,實時掌握農業生產情況,為信貸風險評估提供數據支撐,實現精準放貸。
拓展金融服務,激發鄉村新產業活力。隨著鄉村新產業新業態的不斷涌現,銀行應積極拓展金融服務領域,滿足其多樣化金融需求。在深化“數商興農”方面,為農村電商企業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解決其采購、銷售環節資金周轉問題;支持電商平臺建設,助力農產品上行,打造特色農產品品牌。對于鄉村旅游、休閑農業等新業態,可根據其經營特點和資金需求周期,開發“鄉村旅游貸”“農家樂貸”等產品,支持鄉村旅游設施建設、旅游項目開發,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構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鄉村信息服務體系,深化數字惠農便民服務。線上,通過手機銀行App、微信公眾號等平臺,為農民提供政策咨詢、農業技術培訓、市場信息查詢等服務,讓農民及時掌握農業生產經營相關信息。線下,利用在農村的服務網點和金融服務人員,開展金融知識普及活動,提高農民金融素養和風險防范意識。同時,深入實施金融科技賦能鄉村振興示范工程,與政府部門合作,推動農村社保、醫保、養老等民生服務數字化,實現農民線上辦理各類民生事務,提升服務便捷性。
在數字鄉村強農惠農富農的道路上,銀行肩負著重要使命。通過發揮自身優勢,在金融科技賦能、創新信貸模式、拓展金融服務、深化數字惠農等方面持續發力,銀行定能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撐,助力鄉村在數字化浪潮中實現高質量發展。
本報編輯部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