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耿文
今年,我國夏糧喜獲豐收。但這并不意味著可以高枕無憂,因為夏糧約占全年糧食產量的五分之一以上,而秋糧占全年糧食總產量的四分之三。
進入夏季以來,我國多地遭遇干旱、洪澇等自然災害,給糧食生產造成嚴重影響。眼下,我國秋收作物正陸續成熟,各地多措并舉力促糧食穩產豐產。在這個特殊時期,不僅需要緊盯糧食生產重點省份、重點地區、每一個糧食作物品種以及糧食生產每一個關鍵環節,還需要各部門攜手努力,始終繃緊抗災奪豐收這根弦,確保秋糧和全年農業豐收。
對于政府部門來講,要充分發揮主體責任作用。各級政府應高度重視糧食生產,嚴格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進一步強化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真正把保障糧食安全責任扛起來。
金融機構在助力秋糧豐收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金融機構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為保障全年糧食豐收、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貢獻更大的力量。比如,各銀行保險機構應強化金融支持災后恢復生產,堅持“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原則,圍繞受災群眾、重點企業及弱勢群體的信貸需求,重點支持購置農業機械設備、修復農田水利設施等,并采取提供綠色通道等方式,最大限度簡化業務流程和手續,及時將貸款或賠付款送到受災戶手中。各保險公司需建立重大自然災害長效應對機制,對已發事件做到應賠盡賠、應賠快賠、合理預賠。
長遠來看,應持續強化農業防災減災能力建設,細化完善農業防災減災預案;加強氣象、水利、農業等部門協同配合,明確責任分工,加快實現農業適應極端氣候相關技術的突破,增強糧食生產應對自然災害的韌性和適應性,從而降低自然災害對糧食生產的影響,真正實現糧食及農業生產從“看天吃飯”到“知天而作”的轉變。
(編輯 張博)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