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楊怡明
農機裝備是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的重要內容,是體現我國制造業和農業科技水平的重要載體,是引領農業現代化的科技“鐵翅膀”。
今年,農業銀行在全國首創“農機貸”金融服務模式,不斷加大對農機產業鏈和集群客群的金融支持力度,以金融之力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據了解,“農機貸”系國內首個專為農機產業鏈及產業集群提供服務的金融方案。通過聚焦農機裝備產業鏈條,針對農機生產、銷售、使用各環節金融需求,為農機裝備企業、零部件供應商、經銷商和消費者提供“線上+線下”一攬子金融服務,打造智能化、數字化的金融服務新手段。
截至目前,農業銀行農機貸款已較年初增長31%,較去年初增長66%。與此同時,農業銀行山東、河南、山西、浙江、廣東、新疆等分行因地制宜,一項項利農機、興農業、惠農民的金融措施如汩汩泉水涌動不息,支持農機裝備“鍛長板、補短板、樹樣板”,助力鄉村產業繪新景。
政銀共建服務平臺
推動產業集群做優做強
近年來,山東鄒平一直承接國家農業社會化服務項目。
據鄒平市農業農村局有關人員介紹:“農戶和農服組織要完成簽合同、收費、評價等手續,過去人工辦很麻煩。我們想搞一個場景,撮合他們線上辦。農行2個月就建起了‘撮合平臺’,現在農戶手機上就能下單,農服組織再也不用抱著一堆材料到處找農戶,工作效率也提高了。”
據悉,農行山東省分行堅持科技賦能,聯動鄒平市農業農村局和農銀金融科技公司,在全市上線農業社會化服務平臺,幫助當地“共享”農機,不僅便民利企,還提升了行政服務水平。截至11月末,山東鄒平市已通過該平臺完成土地托管7.5萬畝次,實現作業收入1089萬元。
除了搭建服務平臺支持“共享”農機進村來,農行山東省分行還推出專屬金融服務推動產業集群做優做強。
山東省現有農機制造企業2000余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450家。針對農機產業集群化發展趨勢,該分行創新授信模式,“一集群一方案”,實現信貸業務批量化、表單化、標準化運作,已向聊城高唐、濟寧兗州、濰坊安丘、濰坊高密4個農機產業集群投放貸款5866萬元。
今年,山東聊城高唐縣某合作社簽訂了8萬余畝土地托管合同,急需增添新農機。適逢農業銀行推出農機產業集群整體服務方案,該合作社在白名單之內,農行山東省分行客戶經理主動上門對接,高效發放“農機貸”,助力合作社購置新農機,搶抓農時做好糧食播種。
打造農機產業鏈“生態圈”
助力農機合作社群體發展壯大
今年,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一拖”)研發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320馬力無級變速拖拉機,并實現了量產,填補了國內自主知識產權農機的空白。
新設備的研發和產業化需要持續投入巨額資金。農業銀行與中國一拖母公司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開展“總對總”合作,共同打造農機產業鏈生態圈。農行河南省分行搶抓“農機貸”金融服務模式落地,為中國一拖提供了信貸支持。
除了企銀共同打造農機產業鏈生態圈外,在山西,農業銀行運用“農機貸”助力農機合作社群體發展壯大。
近年來,農行山西省分行深入挖掘農機大戶的金融需求,在授信額度、利率定價上給予最大支持,助力農機大戶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帶動周邊農戶多種糧、種好糧。
山西晉中太古區常發農機種養專業合作社法人代表劉海忠是省級新型職業農民。劉海忠目前種植著500畝地,有各類農機8套,在擴大生產規模時,資金十分緊張。農行山西太谷支行工作人員了解情況后,主動上門為其辦理“農機貸”,有效緩解了資金壓力。在劉海忠的帶動下,一批農戶也在農業銀行支持下,成為當地致富帶頭人。
下階段,農業銀行將以“農機貸”為抓手,強化與各地政府、企業、協會、擔保機構及科研院所等協同合作,發揮政策、創新、數字、科技優勢,合力推進農機金融服務全環節覆蓋,為保障糧食安全、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注入強勁動能。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