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靜
2021年4月份,我國印發了《關于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意見》,從國家層面對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進行了系統性、制度化闡述,從生態產品調查監測、價值評價、經營開發、保護補償、價值實現保障、價值實現推進方面對加快推動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提出了意見。
當前,金融機構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面臨著多重挑戰。一方面,生態產品的價值在技術上難以度量,價值核算體系、指標體系、評估方法、數據來源、統計口徑的不統一導致同一生態系統評估結果的不一致、不同生態系統不同程度的價值評估難以比較。另一方面,生態產品交易難,生態資產產權制度、生態產品價格形成機制還不夠完善,導致生態產品抵押創新難。
面對“度量難”,金融機構在實現生態產品價值實現上,可以推動評估專業化,比如聯合行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專業研究機構等組建評估小組,合力建立可行的行業評估標準。同時,金融機構可聯合政府等部門推動核算標準化,采用統一的統計指標、核算方法、評估體系等。
面對“交易難”,金融機構應聯合地方政府等部門,為農村產權要素確權,清晰界定自然資源的產權主體和使用邊界權,明確交易方式,從而為金融的介入提供依據。
面對“抵押難”,應積極搭建綠色金融服務平臺,打造綠色金融場景,探索推廣碳排放權、水利工程權、河道使用經營權、風力發電設備產權、排污權等開展抵押類信貸產品創新。在質押類信貸產品方面,積極探索公益林補償收益權、生態景區門票收費權、水電收益權、生態專利權等。同時,構建開發性金融與商業銀行拼團貸款方式,將更多長期資金投向支持生態產品價值實現。
總之,破解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難題、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需要政府、金融機構、企業和公眾等多方合力。
(編輯 張鈺鵬)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