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田耿文 陳磊
在現代設施農業建設的這條路上,各區域的地方金融主力軍——農商力量正在崛起。
比如,山東蘭陵縣是傳統農業強縣,蔬菜種植面積120萬畝,產量500萬噸,產值過百億元,被譽為“山東南菜園”。近年來,蘭陵縣大力發展現代設施農業,并取得顯著成效。今年6月,蘭陵縣被山東省農業農村廳評為“2022年現代農業強縣”。
在支持當地現代設施農業建設中,蘭陵農商銀行便給予了持續性的金融支持與保障,《農村金融時報》記者就此采訪了該行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桂華。
記者:在支持現代設施農業建設方面,貴行采取了哪些具體措施,取得了怎樣的成效?
劉桂華:我行積極發揮在支持現代農業發展中的獨特優勢和突出作用,圍繞現代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對金融依賴性強的融資“痛點”,加強“銀政”“銀企”溝通,梳理水利、能源、信息、物流等現代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重點項目清單,組建專門的金融服務小組進行對接,大力支持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優勢特色農業產業集群、農業產業強鎮等項目建設。
同時,我行大力支持高標準農田改造、新型溫室大棚建設、農村土地整治,推出大棚貸、大棚權證抵押貸款、農耕貸等特色產品,拓寬融資渠道;并推出“普惠金融-鄉村振興系列貸”,重點圍繞春耕備播、“兩蒜”收購、禽畜養殖、小微企業增產保供,降低客戶融資成本。
此外,我行還針對蘭陵縣培育發展預制菜產業實施意見提供全產業金融服務,助力鏈式經濟發展。梳理預制菜名單企業,對新格林、綠沃川、墾源等蔬菜標準化基地、預制菜龍頭企業和200余家鏈上企業“一對一”走訪對接,給予全鏈條金融供給。目前已為2711戶蔬菜種植客戶、7家蔬菜加工企業提供4億元資金支持。
通過一系列措施,我行在支持設施農業發展方面取得了不錯的成效。截至今年6月末,我行涉農貸款余額149.89億元,累計為縣域現代農業產業重點項目建設及高標準農田改造、新型溫室大棚建設、農村土地整治貸款32.5億元。
同時,我行組織“大挎包”移動金融服務隊,對轄內408個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進行清單式走訪對接,今年以來累計發放“強村貸”“合作社社員貸”等貸款165戶、金額7780萬元;為新天地食品、恒晟食品、小廚鮮等30余家預制菜企業提供8.3億元資金支持。
記者:請您詳細介紹具體的支持案例。
劉桂華:蘭陵國家農業公園位于蘭陵縣代村,園內的蘭陵現代農業示范園,把溫室大棚打造成國家4A級景區,形成集“種、養、游”于一體的生態循環農業集群產業,每年接待游客約130萬人次,成為蘭陵縣鄉村休閑和農業觀光的閃亮“名片”。
自2013年開始,為解決示范園“雙園”一體化開發建設過程中遇到的資金瓶頸,我行多次派出“大挎包”移動金融服務隊深入園區考察調研,了解園區現代設施農業產業布局與多元化發展狀況,提出發展建議,解決資金需求,先后累計投放3億元支持園區項目建設。
記者:未來,貴行將如何實施加大支持現代設施農業建設的計劃或方案?
劉桂華:我行將深化推進“便捷獲得信貸”,讓大型現代農業企業之外的普通農戶,也能在發展現代設施農業中獲得足量、快速的金融支持。
一是用好“臨沂全市農商銀行鄉村振興綜合服務平臺”,運用大數據等技術,對“三農”、小微客戶精準畫像,精準匹配“標準化+特色化”“線上+線下”金融產品,緊跟農時,提前調查建檔、及時完成授信,開辟一條涉農貸款的“快車道”。二是進一步協調解決現代農業融資難、銷售難、物流難的問題。目前,我行積極對接預制菜產業企業,精選“挑吃兔”“長城辣椒醬”等20余款特色、優質農產品及源產地商品入駐智e購蘭陵館,幫助打開市場銷路,取得良好效果。下一步我們將努力整合金融、電商、物流等板塊業務,打通農產品融資、銷售和運輸壁壘,構建“產業+金融”現代農業生態圈。
三是要努力培養“土專家”“田秀才”,賦能現代農業。將繼續依托客戶經理駐村辦公制度和新型職業農民培訓,送技術、送政策、送資金到“最后一公里”,把銀行“開在村口”,以最短時間、最精簡流程將貸款發放到農戶手中,真正讓農戶“貸款有路,致富有門”。
記者:對金融支持現代設施農業建設,您有什么意見或建議?
劉桂華:一是在政府層面,要強化政策激勵作用。通過定向降準、再貸款、再貼現等政策工具,加大對金融機構的定向支持,降低金融業服務成本。引導金融機構按照再貸款使用要求,不斷優化貸款流程,探索“再貸款+特色信貸產品”模式,增加現代設施農業信貸供給。
二是在金融機構層面,要創新融資模式。充分調研現代設施農業全產業鏈在生產、銷售、運輸、擴大規模等各個節點的融資需求,創新貸款抵質押方式,加快形成全方位、多元化的農村資產抵質押融資模式。
三是在現代設施農業項目層面,要提升經營水平。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以及涉農中小微企業,要進一步提升經營能力和水平,以此提升自身融資能力,避免“貪大求快”。
(通訊員陳墨對本文亦有貢獻)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