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業農村部黨組書記、部長唐仁健在天津開展大豆壓榨加工貿易專題調研時強調,要充分認識發展好大豆產業的極端重要性,堅持系統觀念,突出問題導向,全鏈條綜合性解決產業發展瓶頸問題,為持續提升大豆和油料自給率提供有力支撐。
擴種增產大豆是國家提高大豆消費自給率的長期戰略部署。提升大豆和油料自給率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保障國家糧食生產安全的重要舉措。
要讓大豆產出高,還要賣得好,需要從育種、種植、加工、銷售等各環節的全鏈條發力,綜合提升國產大豆產業鏈競爭力,從而實現產業良性循環和可持續發展。可持續性地有效提升大豆產能和自給率,需要整合政府、科研、金融、市場等多方力量的合力推進。這其中金融力量的助力顯得尤為重要。
金融活則經濟活。對金融業來說,綜合提升大豆產業鏈競爭力,既是機會更是挑戰,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一方面,需要金融業切實把支持大豆產業的發展擺在服務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的突出位置。聚焦大豆產業發展,創新支持大豆產業發展方式,加大金融創新成果轉化力度,將金融資源真正向大豆產業傾斜,讓大豆產業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的強勁產業。
另一方面,金融部門需要與相關部門以及產業鏈上下游各相關主體建立有效銜接,契合產業的升級發展需求,形成財政補貼、銀行信貸、農業保險、收儲管理、相關主體等協同發力和高效運作,多措并舉,綜合施策。
同時,需要進一步優化和設計相關金融產品。在全面了解合作社、家庭農場和種糧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以及產業鏈上其他主體的融資需求基礎上,統籌考慮大豆市場供需形勢、經濟效益和農民種植意愿等因素,創新推出覆蓋大豆育種、種植、收購、加工等各環節,與全產業鏈供應鏈發展現狀相適配的優質金融產品。
在貸款可得性方面,需要進一步拓寬大豆產業融資渠道,降低貸款門檻。如針對大豆種植戶,在傳統農地、農機具抵押貸款的基礎上,不斷擴大抵(質)押物范圍,將大豆及農副產品存貨和預期收益權、補貼資金等納入抵(質)押擔保范圍,有效破解相關主體融資難題,促進農戶增收創收。
在金融科技方面,不斷加大金融科技應用,發揮“信貸+保險+擔保”金融服務合力,提高金融機構線上辦貸水平,為大豆產能提升注入強勁的金融動力。
農業保險對于保障大豆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加大大豆金融信貸支持的同時,還需要持續擴大大豆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試點縣覆蓋面,幫助農戶降低生產經營風險。
作為金融衍生工具,期貨在實施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程過程中的作用不容小覷。隨著大豆系列期貨和期權品種的成功上市,以及大豆收入“保險+期貨”項目的順利實施,不少大豆產業鏈的相關主體開始參與其中,通過金融手段分散風險,有效發揮了期貨服務實體經濟的功能作用,也為綜合提升大豆產業鏈競爭力提供了有力支撐。
本報編輯部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