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陽縣聯社 魏金菲)2017年金融市場亂象專項治理風暴中,監管機構“三三四十”整頓波及千余家銀行,開出的罰單達數十億元。近期,銀保監會又開出巨額罰單,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因存在理財、信貸等業務信息錯報、信息漏報等問題合計被重罰1770萬元。種種跡象表明,國家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嚴監管時代已經到來。相較于其他銀行,農商銀行在我國金融市場競爭中處于較為弱勢地位,資金數量不夠龐大,管理發展水平相對滯后,由于歷史因素、經濟過快增長導致企業過度投資、銀行過度授信等原因,加之金融精準扶投入大量信貸資金亟待收回,農商銀行不良資產普遍規模較大。隨著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及自身體制機制調整的進一步深化,農商銀行信貸資產質量面臨更為嚴峻的考驗。筆者對信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并立足實際,提出加強信貸管理、提升信貸資產質量的幾點對策。
一、信貸管理存在問題
近年來,農商銀行不良貸款率大幅攀升,存在內、外部兩個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國際國內經濟放緩,資金增長速度減慢,借款人利潤也隨之下滑,尤其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發,各行各業停工停產,錯過了春節黃金利潤期,助推了不良貸款率的升高。另一方面也與農商銀行內部信貸管理不到位有直接關系,客戶又以農民居多,存在單筆資金少、盈利不穩定、借款人可動產少等問題,且農商銀行是由農村信用社改制而來,工作人員基本為農信社的原班人馬,受工作環境、工作習慣等約束,信貸工作隊伍存在人員老化、素質偏低、作風不端等問題。以上兩方面原因形成農商銀行貸款經營模式不完善、抗壓能力弱、管理制度不規范的現狀,導致不良貸款率高,信貸資產質量較低。深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信貸發展缺乏戰略高度。農商銀行普遍對信貸總量、結構缺乏總體規劃,對區域信貸的布局更是缺乏長遠部署,沒有合理區分不同貸款品種的風險,對分支機構的信貸業務經營和管理能力缺乏行之有效的評估辦法,多以不斷加碼的績效考核指標來激勵其拓展市場。風險防控措施與業務發展要求不夠匹配,尤其是信貸人員的業務素質未能與信貸業務規模擴張速度同步跟上,無法有效識別風險,使得在同一區域、同一政策下,不同分支機構的信貸資產質量出現良莠不齊的現象。
(二)信貸組織架構不健全。農商銀行從農信社改制后,迫切想要改變原有信貸發展的老路,習慣盲目地把大型銀行的管理經驗“移植”到農商銀行,不適應農商銀行實際業務發展,導致“水土不服”。例如盲目進行信貸組織架構調整,將一個業務科分解成信貸管理部、風險管理部、放款中心等多個部門,導致指揮員越來越多、戰斗員越來越少;貸款前臺營銷人員少、中臺審查人員多;管理人員制定的流程辦法越來越多、風險控制效率越來越低等。另外,在風險識別方面渠道狹窄,財務信息和生產經營情況大多靠借款人陳述,貸款三查制度始終強調但落實仍不到位,難免出現關鍵信息遺漏缺失等情況,嚴重影響了對借款人實質風險的識別與判斷。
(三)信貸產品缺乏創新。農商銀行對三農市場存在老、土、舊的既定刻板印象,對鄉村振興的大趨勢把握不到位,信貸產品創新內生動力不足,忽略了信貸客戶專業化、多元化、縱深化的信貸需求,缺乏“短、頻、快”的、適應現代社會需求的信貸產品。信貸創新開發投入精力不足,缺乏開發產品的專門機構,對經濟和市場發展缺乏總體、動態的把握,產品整合及創新能力較弱。且創新需求信息多來源于一線人員,但開發和研究往往在總行,決策鏈條長,信息反饋不及時,對新興市場的反應較慢。
(四)客戶經理缺乏主動營銷意識和責任意識。客戶經理坐門等客問題依然沒有解決,大多數客戶經理住在城里,不扎根在農村,他們既沒有意愿也沒有時間深入到村莊營銷貸款。缺乏解決貸前調查和強力清收兩個關鍵環節的有效管理手段,客戶經理對信貸管理制度辦法了解不透徹、落實不到位,忽略貸后跟蹤調查等關鍵環節,貸款管理較為松懈。
二、提升信貸資產質量有效途徑
(一)認清當前嚴峻形勢。各省份農信系統陸續全面啟動信貸資產質量集中攻堅工作,面臨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農商銀行應當重學習、轉觀念、抓落實、專主業,回歸本源促合規,防范風險守底線,全面推進從嚴治貸,大力開展信貸資產質量集中攻堅,盡快形成信貸業務高質高效發展的新氣候。一方面要維護局面,提氣鼓勁,以央行對中小銀行定向降準為契機,將更充足的資金投入到信貸市場,進一步轉變思想觀念,謀劃經營策略,創新經營方式,嚴格管理手段,以“改制”為動力,以“經營”為重點,以“質效”為中心,齊心協力把信貸總額提上去,把信貸質量搞上去。另一方面要找準癥結,強化管理,從生存需要、發展需要的高度上來認識信貸風險控制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極力提高信貸風險防范意識和水平。
(二)打造一流信貸隊伍。一流人才創造一流業績。提高信貸管理水平的關鍵,在于培養一支高素質的信貸管理隊伍,不僅具備一定的經濟金融知識,也要具備一定的信貸業務能力,更為重要的是具備一定的政治素質和高度的責任感。信貸管理工作量大面廣,要求高、責任重,能否做好信貸管理工作,關鍵要靠人,要靠高素質的信貸管理人員,要針對信貸管理人員的不同職責,制定不同的培訓計劃,從思想教育和引導入手,轉變信貸人員的思想,樹立信貸全新管理觀念、風險意識觀念,強化貸款管理的責任心和事業心。要著力克服農商銀行信貸隊伍整體素質與現代金融企業風險管理的要求、客戶營銷的變化、金融產品的創新及信貸管理手段多樣化要求不相適應的缺陷,在客戶經理隊伍中建立競爭、激勵、淘汰的有效機制,拉開客戶經理收入差距,既要把好客戶經理人員的入口,也要通過有效的淘汰機制,將不適應干客戶經理的人員淘汰出去。要規范客戶經理交接制度,對新任客戶經理設定交接期,避免因交接帶來的責任劃分不清、新官不理舊賬問題。
(三)強化責任認定與追究。不良貸款責任認定和責任追究是一個現實的、比較棘手的難題,貸款形成不良以至出現風險乃至損失,往往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農商銀行在管理不良貸款時,一定要以國家法律法規、財經紀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和總行機關相關規章制度為依據,全面分析造成貸款形成不良的內外部因素,準確評價不良貸款各環節責任人職責履行情況,并對不同時期形成的不良貸款,依據當時的規章制度,客觀公正地對責任人進行責任認定和處理。充分發揮責任認定和責任追究的警示作用,促進信貸管理水平的提高,增強各級管理人員的依法合規經營意識。推行不良貸款動態管理,鼓勵信貸工作人員積極主動去較真、敢碰硬,逐筆審定不良貸款責任,建賬銷號管理,并與工資考核掛鉤,每月視清收情況給與獎勵和處罰。
(四)把好信貸三道關卡。一要把好新增貸款準入關。新增貸款投放時,要嚴篩投放對象,回歸本源,專注主業,圍繞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脫貧攻堅戰略和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嚴格控制大額貸款規模,把貸款投放重點向“三農”、脫貧攻堅、民營和小微企業領域,并且要以抵質押作為主要擔保方式,提示抵質押貸款占比,增強貸款抗風險能力。要合法合規操作,將“三真實兩合理”時刻放在心上,把客戶的生產經營、財務狀況、資金流水、融資需求這些情況都徹底摸清,讓材料經得起推敲,手續經得起起訴。要嚴格貸后管理,對每筆新發放貸款做到準確分類、經常檢查,及時了解客戶生產經營狀況,定期實地查看抵押物狀態,通過貸后檢查及早發現風險、規避風險,嚴防貸款被挪用、資產被轉移、擔保被空懸空,避免處于被動局面。二要把好存量貸款風險關。進一步做實貸款五級分類,對于正常類貸款,做好日常維護和回訪工作,及時消除風險隱患;對于關注類貸款,提高貸后檢查頻率,多打一個電話,多發一條信息,都有可能及時止損,防止繼續惡化;對于次級、可疑類貸款,做好強力清收、法律訴訟、拍賣抵質押物等工作。三要把好信貸制度落實關。一方面要增強制度執行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要增強制度執行的約束性,嚴格約束信貸人員業務操作行為,堅決制止不良貸款查不清、找不透、罰不狠的現象,對違章違規貸款曝光,對沒有任何進度重罰,形成強化信貸管理的高壓態勢。
信貸資產質量集中攻堅是一場硬仗,需要農商銀行結合實際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有條件的先行先試,條件有限的先學先看,按照“寧打一眼井、不打十個坑”的精神,持續推動、持續創新、持續改進,不斷提升信貸資產質量,堅決打贏信貸資產質量攻堅戰役。
(農村金融時報 河南駐地記者王松 推介)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