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金網北京訊 保險業支持民企還需持續發力。4月15日,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金融服務民營企業有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針對銀行保險機構的6項重點監督檢查中有2項涉及保險機構,分別是保險機構支持民營企業情況以及幫助民營企業融資紓困情況。
在支持民營企業情況方面,《通知》提到,銀保監會將檢查保險機構是否提供更靈活的民營企業貸款保證保險服務,為民營企業獲得融資提供增信支持;是否有效參與化解處置民營上市公司股票質押風險等。同時,在幫助民營企業融資紓困情況方面,重點督查銀行保險機構是否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區別對待、“一企一策”,分類采取支持處置措施。
之所以將保險業列入督查重點,足以見得其在支持民企中所發揮重要作用。應該看到,保險的核心功能是經濟補償、風險管理與資金融通。保險支持民企發展的關鍵是充分發揮保險的核心功能,分散和轉移民企發展中的各種自然災害、意外事故、法律責任以及信用等風險,積極防災減損,利用專業的風險管理技術減少民企的損失。同時,發揮保險資金的長期性優勢,促進資金融通,幫助民企解決融資難題。
在這一過程中,保險的確能夠發揮其他行業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在脫貧工作中,保險機構推出的“政銀企戶保”金融扶貧模式,通過政府搭臺、銀行參與、保險兜底,破解了抵押擔保難問題,極大地緩解了農業小微企業和貧困戶資金短缺的難題。
與此同時,還應看到,目前確實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一方面,由于中小民營企業的承保風險高、業務開拓難度大,導致保險業承保中小民企的意愿普遍不足,中小民營企業的保險覆蓋面和保障程度比較低,通過經濟補償功能為民企提供的支持還有待進一步提升。另一方面,保險資金直接支持民企的力度還有待加強。目前保險的資金投資主要是地方政府及相關的國有企業,對民企的支持還相對偏弱。另外,由于目前保險資金的投資方式多以債權型投資為主,股權型投資偏少,客觀上也不利于支持民營企業融資。
進一步發揮保險業支持民企發展的作用,我們認為,應當通過加強銀保合作、給予保險機構一定政策激勵等方式,以更加明確的態度支持保險業提升民營小微企業服務水平。另一方面,保險公司應努力提高民營企業的保險滲透率,促進產品和服務創新,提升保險供給效率,提高保險對民營企業災害和責任損失的補償比例,從而更好地發揮經濟補償的功能,分散和轉移民營企業發展中所面臨的各種風險。
同時,應充分發揮保險對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增信的獨特作用,為出口企業提供出口信用保險,為建筑工程企業提供建筑工程履約保證保險,為小微、農企提供貸款保證保險、價格指數保險等,積極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助力精準扶貧。
另外,還應進一步發揮保險的風險保障功能和風險管理功能。保險機構應充分運用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等現代金融科技手段,緩解上市公司與民營企業的現金流短缺問題,化解優質上市公司和民營企業股票質押流動性風險,進而幫助民營企業化解風險。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