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安徽舉全省之力、集各方之智積極推進脫貧攻堅,取得了重要階段性成效。不過,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趙皖平指出,通過對脫貧攻堅工作走訪調研看,目前,脫貧攻堅及構建防范返貧長效機制方面存在老弱病殘貧困戶比例高,界定需要更加精準;產業扶貧和就業扶貧,過度依賴財政和集體經濟等問題。
為構建防范返貧長效機制,保障脫貧攻堅成果,趙皖平建議,在績效評價與監管方面,應加強對扶貧資金使用的績效評價,確保扶貧資金發揮最大效益。同時,村集體經濟的強大也是防范返貧的有力支撐,隨著村集體經濟規模的不斷壯大,資金的使用和監管要及時跟進,特別是村“兩委”剛剛換屆,村干部變動較大,要提前緊繩,確保村集體經濟資金使用的安全有效。
在盤活農村資產方面,趙皖平建議,加快推進農村綜合改革,為脫貧提供有力支撐。深化農村承包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改革,依法賦予農民對承包地的占有、使用、收益、流轉權能,更好地放活土地經營權。建成互聯互通的農村產權交易市場體系,使承包地產權“轉”起來、“活”起來。積極推動“三變”改革,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保障農民的財產權益。
在人才隊伍建設方面,趙皖平建議,制定“三農”干部隊伍建設規劃,進一步規范農業農村干部的培養、配備、使用。出臺激勵措施,引導優秀干部到農村去建功立業,加大從優秀村干部中考錄鄉鎮公務員、選任鄉鎮領導干部的力度。鼓勵農村外出務工人員、大中專學生、退伍軍人、在外企業家等人才回鄉創業,不斷壯大農村人才隊伍。全面探索職業農民模式。
在強化責任落實方面,趙皖平建議,切實構建防范返貧長效機制。嚴格督查問責,堅決做到脫貧工作務實、脫貧過程扎實、脫貧結果真實。要認真研究解決易返貧的人群和環節,提出切實可行的防返貧長久措施,堅決啃下貧困這塊硬骨頭。
(農村金融時報 記者:孫金霞)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