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下午,政協委員談打贏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記者會在北京梅地亞兩會新聞中心舉行。在現場,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回答了記者關于“我國綠色金融業務的開展情況,以及取得的成果”的問題。
陳雨露說:“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新發展理念已經深入人心,金融支持污染防治攻堅戰和生態文明建設是義不容辭的責任。金融部門可以發揮市場機制的優勢,在廣泛地籌集資金、提供風險管理工具、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這三個方面,為國家綠色產業的發展和傳統產業的綠色轉型升級提供有力的支持。”
2016年以來,中國加快了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步伐,截至目前已取得了明顯的成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末,我國最主要的21家銀行綠色貸款的余額已經達到了8萬多億元,比2017年同比增長了16%。同時,我國境內綠色債券存量規模已經接近6000億元,位居世界前列。在中國政府的積極推動之下,綠色金融發展的倡議和政協建議列入了2016年中國G20杭州峰會的公報,列入了2017年德國漢堡行動計劃,也列入了2018年的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峰會的重要議題,這大大地增強了綠色金融國際主流化的進程。
“今天上午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當中也明確地指出,要加快發展綠色金融。”陳雨露說,“下一步,綠色金融的發展有三項核心工作要做。”
具體而言,第一項就是要構建我國統一的綠色金融標準體系。“這個標準體系要求國內統一、與國際接軌,清晰、可執行。應當說現在構建國家標準體系已經有了相當的基礎,一方面我們原有的各種與綠色金融有關的標準有很多合理的地方是可以充分吸收的;另一方面,國外有些國家在綠色金融標準制定方面有不少的經驗可以借鑒。此外,經國務院批準的我國五大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經過過去將近兩年的實踐,也有許多的經驗可以總結和凝練。”陳雨露說。
第二項,要充分發揮好政府的作用,完善綠色金融發展的制度環境。陳雨露舉例說明:“比方說,人民銀行已經把綠色債券和綠色信貸納入了MPA(宏觀審慎評估考核制度體系),能通過這些指標的納入來激勵和引導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發展綠色金融。”
第三項,陳雨露認為,還需要持續推動綠色金融的國際化進程。他介紹,去年人民銀行、法國法蘭西銀行等共同牽頭發起了全球央行和監管機構的綠色金融網絡,就是想在全球范圍內搭建一個推動綠色金融向前發展的常態化平臺,央行在其中發揮著核心作用,要發揮好這個平臺的作用。
“希望通過我國綠色金融的高質量發展,來助推我國國民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陳雨露最后表示。
(農村金融時報 記者:孫金霞)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