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閉幕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牢固樹立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政策導向,切實穩住“三農”這個基本盤,突出抓好“三農”工作各項硬任務的落實。新的一年里,如何穩住這個基本盤?農業農村工作將從哪些方面突破?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近日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以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為總目標,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加大脫貧攻堅力度,提升農業發展質量,穩定糧食生產,保障重要農產品供給,推動農民持續增收,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強鄉風文明建設,健全鄉村治理體系,確保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
韓長賦表示,農業農村部門2019年將集中力量抓重點,把“三農”大事要事急事難事抓到位:脫貧攻堅不能延誤,堅決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糧食生產不能下滑,務必穩定糧食面積和產量;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要由點到面全面推開,確保取得實質性進展;此外,要徹底清理整治“大棚房”問題,毫不松懈做好非洲豬瘟防控。在此基礎上,統籌做好農業發展、鄉村建設、農村改革等工作。
韓長賦說,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字方針。農業領域要把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做深做細。一方面,優化種植結構,鞏固玉米結構調整成果,適當調減低質低效區水稻,實施大豆振興計劃,著力擴大東北、黃淮海地區大豆種植面積,支持長江流域油菜生產,合理調整“糧經飼”結構,大力發展優質飼草料生產。另一方面,推進畜牧業提質增效,優化生豬產業和屠宰產能布局,繼續開展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提高養殖屠宰規模化水平,推動奶業振興發展,加強奶源基地建設。
“我們要以土地制度改革為牽引,深入推進新一輪農村改革。”談及農村改革時,韓長賦說。要按期完成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按照中央要求,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要在2019年底基本完成。這是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最基礎的工作。要加大人力物力保障,嚴格執行政策,確保按時完成,并得到農民認可,不留矛盾隱患。2019年,再選擇10個左右省份、30個左右地市,整建制推進改革試點,同時做好新成立集體經濟組織登記賦碼工作。
另外,要穩慎推進農村宅基地改革。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涉及農民切身利益,必須守好底線。2019年,將抓緊制定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的政策文件,指導各地規范開展管理工作。同時,開展農村宅基地和農房調查,摸清全國宅基地基本情況。并力爭2020年基本完成房地一體宅基地使用權登記頒證工作。
此外,韓長賦指出要以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為重點培育各類新型經營主體。強化對家庭農場指導服務,啟動家庭農場培育計劃,開展示范創建。促進合作社規范提升,深入推進示范社建設,集中清理“空殼合作社”。促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小農戶協同發展。“小農戶在相當長一個時期都是我國農業生產的基本面,工作中絕不能忽視。要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把小農戶帶入現代農業產業鏈、價值鏈。同時,引導龍頭企業與合作社、農戶建立股權式契約式利益分享機制,推進土地經營權入股農業產業化經營,讓農民分享增值收益。”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