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了《關于對2017年落實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地方予以督查激勵的通報》。《通報》顯示,浙江省、江西省、河南省、廣東省、重慶市、貴州省入選營造誠實守信金融生態環境、維護良好金融秩序工作成效較好的省(市)。
據悉,一行兩會2018年將支持上述6省(市)或其轄內地區開展金融改革創新先行先試,在同等條件下對其申報金融改革試驗區等方面給予重點考慮和支持,在相關領域加大再貸款、再貼現的支持力度,鼓勵符合條件的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在上述地區開設分支機構,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雙創”公司債券、綠色公司債券等金融創新產品。
隨著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許多地區都面臨著新舊動能轉換艱難、產融對接不暢、金融風險加大等發展難點和痛點,亟需通過改革打破發展的瓶頸。實施區域金融改革就是中央提出的一劑良方。
事實上,自2012年3月起,我國已經先后在浙江省溫州市、福建省泉州市、云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山東省青島市、江蘇省泰州市、河南省蘭考縣等7地設立了金融改革試驗區。上述地區雖各具發展基礎和特點,但都圍繞產業轉型升級,積極引導政策聚焦、資源聚集,致力于破解實體經濟發展中的瓶頸與難題,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為其他地區金融改革提供了經驗。
不難發現,浙江省、江西省、河南省、廣東省、重慶市、貴州省目前在改革方面有一定共同特征,就是如何利用金融政策在支持實體經濟和創新發展、綠色發展、推進普惠金融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有一定的基礎。此次一行兩會優先支持上述6省(市)或其轄內地區開展金融改革創新先行先試,將對其打造區域性金融中心、促進金融對外開放、提高財富管理能級、支持產業轉型升級、振興鄉村經濟和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等方面將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但是應該看到,申建金融改革試驗區不是目的,重要的是在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前提下,堅守服務實體經濟的本源,因地制宜走出一條支持產業轉型升級、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路子。
因此,雖然有支持金融改革的政策傾斜,但如何“苦練內功”,讓政策紅利轉化為高含金量的改革發展成效,才是上述6省(市)需要研究的。
目前走在前列的省市應結合地方實際,在補短板、打基礎的同時,促創新、創特色。一方面,地方金融機構要下大力氣進行制度建設,健全法人治理結構,培育真正健康的市場主體,解決發展中的“短板”與“軟肋”,精準解決“堵點”“痛點”和“難點”,以適應現代經濟體系建設的需要;另一方面,要在創新發展的同時,堅守防范金融風險的底線,完善融資管理規范和風險處置機制,引導社會資金穩健有序的流動,謹防形成投資泡沫,做到穩中求進。地方政府既應按照中央統一規劃,強化屬地風險處置責任,又應健全風險監測預警和早期干預機制,實現監管信息聯通共享,努力做到金融監管全覆蓋。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