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業部印發通知,部署在全國開展農產品加工業提升行動。力爭通過3年努力,使全國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68%,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長6%以上,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業總產值比達到2.4∶1。
一直以來,國家持續加大對農產品加工業的關注。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意見》就對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做出全面部署。近些年,我國農產品加工業依靠農村改革紅利、消費結構升級、科技創新支撐和現代農業帶動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據農業部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持續穩中向好。全國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業增加值增速為6.5%,較上年同期提高0.7個百分點;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9.4萬億元,同比增長6.5%,增速較2016年上升1.2個百分點,延續自2016年年初以來的企穩回升態勢。
但同時應該看到,當前,我國農產品加工業大而不強、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很突出。我國的農產品精深加工產品少,產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也不高。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果品加工率只有10%,而世界水平是30%;肉類加工率只有17%,遠低于發達國家60%的水平。因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滯后,儲藏、保鮮、包裝、分級和商品化處理能力不足,耕地的投入和產出效率尚處于低位。當下,實施農產品加工業提升行動,對我國實現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對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促進農民持續穩定增收都具有重要意義。
農產品加工業轉型升級,需要統籌推進初加工、精深加工、綜合利用加工和主食加工協調發展。在此過程中,金融機構能夠為發展農產品保鮮、儲藏、烘干、分級、包裝等初加工設施,以及建設糧食烘儲中心、農產品精深加工示范基地等提供資金支持。在此過程中還可發揮協調優勢和金融部門資金優勢,搭建銀企對接平臺,搭建較為完善的支持農產品加工業金融融資模式。
具體而言,根據農產品加工企業和建設項目需求,金融機構應提供中長期和短期、固定資產和流動資金等各種期限、各種類型的貸款產品。根據農產品加工企業生產經營的特點,合理確定貸款期限、利率和償還方式,擴大有效擔保物范圍,積極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有效滿足企業的資金需求。并且還應根據農產品自身市場需求,大力發展基于訂單農業的信貸、保險產品和服務創新。
推動農產品加工升級同樣需要龍頭企業的帶頭引領。金融機構應優選一批重點項目給予融資支持,解決產業發展融資困難,進而形成示范效應,推進農產品加工業持續健康發展。
在金融服務方面,利用投資、貸款、債券、租賃和證券綜合金融服務優勢,金融機構應提供滿足農產品加工企業多元化金融服務需求,包括為符合條件的企業提供債券、票據發行承銷和咨詢等服務,通過融資租賃滿足企業設備、設施購置融資需求,并為具備一定條件的農產品加工企業上市融資提供服務。只有這樣讓產融有效結合,農產品加工升級的道路才能走得更為順暢。
農村金融時報供稿
農村金融時報供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