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期間,代表、委員都在熱議調高個稅起征點。有人建議提高到7000元,有人建議提高到1萬元。不論如何調整,大家都將是個人所得稅改革的受益者。至于如何受益,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副部長史耀斌作出具體介紹。
史耀斌首先解釋了何為工資薪金所得稅的起征點,在稅收的術語上叫“基本減除費用標準”。現在這個起征點是每月3500元,超過3500元以上根據超額累進的稅率安排進行征稅。
實際上,除了起征點之外,個人所得稅稅前扣除上還有一些其他安排。“比如基本養老、醫療、失業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和在一定的限額以內的職業年金、企業年金、商業健康保險等,都是可以在稅前扣除的。另外,國家還會適時推出商業養老保險的稅前扣除政策。”史耀斌介紹說,“這些稅前扣除的因素安排,再加上稅收起征點,就構成了個人所得稅納稅人應該且已經享有的權益。”
今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里提出要提高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并增加子女教育、大病醫療等專項費用的扣除。“從《政府工作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出來,這一次個人所得稅改革至少有兩大的內涵值得我們關注。”史耀斌說。
具體而言,內涵之一是提高個稅起征點,會根據居民的基本生活消費水平的變化來確定,并且提出一個提高起征點的政策性建議。第二個內涵,史耀斌認為是前所未有的。“這次個人所得稅改革增加了專項扣除,而且《政府工作報告里提出首先選擇的重點就是子女教育、大病醫療,這是老百姓最急需最關切的。當然,我們會根據實際情況來最后具體確定專項扣除項目的規模和數目。”史耀斌說。
除了這兩個大的內涵之外,史耀斌還介紹,這次個人所得稅改革還要完善個人所得稅征稅模式。
“現在的個人所得稅征稅模式是屬于分類征收,這次改革我們會將分類稅制轉化為建立起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稅制,這也是世界上通行的個人所得稅的征稅模式。”史耀斌具體介紹說,會將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等勞動性的所得作為綜合所得合并起來,然后再確定一個基本減除費用,再進行征稅。
對于實行上述模式的原因,史耀斌解釋,是為了更好地體現稅收公平和調節收入分配的作用。因為改成綜合與分類征收的稅收模式以后,這些綜合性征稅的項目會按年匯總來進行綜合征稅。
“我們相信,通過建立和逐步完善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稅制,提高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再適當地增加專項扣除項目,這樣就能夠使個人所得稅納稅人的稅負更加合理,同時也使得個人所得稅調節收入分配、促進社會公平的積極效應更好地顯現出來。”史耀斌說。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