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一直高度重視普惠金融服務。在此背景下,大中型商業銀行加速設立普惠金融事業部,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及配套舉措,提升對小微、“三農”、雙創、低收入人群等的普惠金融服務。不過,全國政協委員、興業銀行董事長高建平認為,普惠金融發展依然面臨諸多問題。
具體而言,高建平指出,一是普惠金融服務風險高、成本高、收益低的特點,決定了其盈利性較差,與事業部作為利潤中心的特征存在矛盾。在發展初期,普惠金融事業部獨立核算和運營難度很大,需用其他盈利補貼發展,同時需做好成本核算與資源分配的平衡。
二是金融產品同質化嚴重。提供小額貸款和資金供求撮合的多,提供個性化服務及場景功能服務的少,關注交易性或補貼性服務的多,著力提升造血功能提升的少,尚缺乏從根本上解決金融普惠問題的服務體系。
三是外部經營環境及配套政策不健全。小微企業的財務不透明、信用記錄缺失、信息分散,部分地區信用環境不佳,外部風險分擔及補償機制不健全等,均影響開展普惠金融的積極性。
四是數字普惠金融快速發展,但缺乏配套的監督管理機制。無證經營、無證上網情況突出,一些互聯網金融公司不具備與業務模式相適應的風險評估和風險定價能力,線上線下非法集資多發,交易場所濫設,極易誘發跨區域群體性事件時有發生,影響金融安全穩定。
針對以上問題,高建平表示,需進一步創造良好生態環境。
對此,高建平建議,首先在宏觀方面需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主要包括:加強貨幣政策、財稅政策和地方配套政策的支持。在貨幣政策方面,高建平認為應落實《大中型商業銀行設立普惠金融事業部實施方案》要求,從差額存款準備金、再貸款、普惠金融債券、宏觀審慎評估政策等方面,制定具體明確的激勵傾斜政策和考核辦法,強化對銀行發展普惠金融的正向激勵與引導。在財稅政策上,高建平建議應繼續實行農戶小額貸款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落實金融企業涉農貸款和中小企業貸款損失準備金稅前扣除政策。在地方配套政策方面,地方政府要通過貼息、補貼和風險補償等方式,撬動銀行和社會資金投入普惠金融領域。
其次,高建平建議在監管層面建立健全普惠金融監管框架,完善配套政策措施。確定銀行業普惠金融常態化考核指標,完善銀行業普惠金融服務統計指標體系,優化統計指標,明確統計口徑;對普惠金融業務設立較高風險容忍度,對不良貸款超過一定限額的普惠金融業務,為開展機構提供必要的風險補償和支持政策;堅持金融是特許經營行業,不得無證經營或超范圍經營,穩妥有序推進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在此基礎上,形成普惠金融行業準入標準和從業行為規范,建立層層負責的業務監督和履職問責制度。
此外,高建平還建議在環境方面完善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培育良好的區域經濟和金融生態。以稅費減免、貸款貼息等政策倡導與支持傳統金融機構持續加大互聯網、大數據以及云計算的投入、農村自助金融服務機具的布放投入,鼓勵IT產品和金融服務下鄉;盡快統一數據標準,加快建立多層級的小微企業和農民信用檔案平臺以及征信機構,實現小微企業業主、農戶家庭等多維度信用數據的有效采集,同時擴充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接入機構,降低相關征信成本;打破“信息孤島”格局,形成統一的信息共享平臺,夯實社會征信體系基礎,提升普惠金融的風控能力。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