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經濟增長動能有所回升,上半年GDP增速達6.9%,下半年有望實現7%。”近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G30國際銀行業研討會上就中國經濟前景發表演講時如是說。
周小川解釋說,推動經濟增長的動力主要來自家庭部門消費的快速增長,中國1-8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4%,消費對象逐漸從傳統的商品轉向服務,因此服務業發展加快,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從15年前的約40%上升為當前的55%。經濟增長促使就業整體保持穩定,1-8月新增城鎮就業約1000萬人。這也是中國龐大的人口規模需要保持的就業增長速度。同時,CPI同比增長1.8%,PPI增長6.3%,名義GDP增速達9.5%。
從貨幣供應和信貸數據看,今年初以來,中國已進入去杠桿進程,廣義貨幣供應量M2增速持續放緩,當前已低于9%。整體杠桿率開始出現下降。雖然幅度不大,但趨勢已經形成。“現在,中國需要將杠桿率降下來。”周小川說。
周小川認為,中國的整體宏觀杠桿率較高。分部門看,政府債務占GDP的比例并不高;居民部門債務占GDP的比例仍然處于低位,但增長較快;主要的問題是企業部門債務占GDP的比例較高。但得益于低利率環境,當前償債率仍較為合理。
同時,由于外部環境的改善,今年以來,中國進出口貿易情況表現較好,商品貿易順差為4000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0%,但進口、特別是服務業進口增長較快,經常項目順差預計今年占GDP比例將降至1.2%。周小川表示,從國際比較看,中國國際收支不平衡程度較低。
服務業在中國經濟的占比也越來越大。周小川指出,現在中國許多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已向東盟及東南亞地區轉移,也有越來越多的中國投資者去非洲投資,將部分產業轉移至非洲。服務業的占比增大是一個好現象,但仍存在服務業競爭力不夠的問題,需進一步努力。
在產能過剩和城鎮化方面,周小川表示,中國已開始削減鋼鐵和水泥行業的過剩產能,目前,去產能已經取得了積極效果,預計能完成削減10%鋼鐵和水泥產能的既定目標。但城鎮化進程還在進行中,仍有大量農民正在向城市遷徙,因此中國的城市化進程仍處于高速發展階段,也將消耗較大的鋼鐵和水泥產能。
提及中國金融穩定,周小川指出,今年7月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決定成立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未來將重點關注影子銀行、資產管理行業、互聯網金融、金融控股公司這四方面問題。
對于接下來的工作,周小川說:“未來我們將進一步深化改革,逐步推動經濟去杠桿。同時,加強金融監管協調,推動金融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維護金融穩定。”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