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融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近日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促進資金融通”平行主題會議上表示,“一帶一路”的核心是共商、共建和共享,不能靠一個國家單打獨斗,需要沿線國家共同努力才能搞好投融資合作。
周小川強調,政府的資源是有限的,需要加強政府和市場的分工協作,堅持以企業為主體,市場化運作,才能保證投融資的可持續性。
“我們愿本著開放包容、平等互利的原則,與有關國家加強‘一帶一路’投融資領域的合作。”周小川說。
周小川在會上重點談到四點看法。第一,運用開發性金融,助力“一帶一路”資金融通。長期以來,世界銀行、歐洲復興開發銀行和泛美行等開發性金融機構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大量融資。近年來,中國的開發性金融機構也做出了積極嘗試。實踐證明,開發性金融業務具有多重優勢,既可連接政府與市場、整合各方資源,又可為特定需求者提供中長期信用支持,還能對商業性資金起引領示范作用,以市場化方式予以支持。周小川表示,“一帶一路”建設具有項目回收周期較長、資金需求規模巨大等特點,開發性金融可以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
同時,周小川表示,要推動商業銀行開展網絡化布局,為貿易和投資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不僅需要投融資合作,還涉及大量配套金融服務。無論是促進貿易融通,還是更好地服務對外投資,均需要加快推進金融機構和金融服務的網絡化布局,提高對貿易的金融服務能力,才能形成金融和經濟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進而盤活整盤棋局。
“我們愿與各國金融監管當局加強交流與合作,共同消除各種不合理的準入壁壘和限制,提供開放、公平、有序的監管環境,從而更好地推進金融機構和金融服務網絡化布局,助力‘一帶一路’建設。”周小川說。
在加強金融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方面,周小川表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金融基礎設施聯通有助于保證金融市場高效運行和整體穩定,要推動以社區銀行、互聯網/電信支付為代表的普惠金融發展。
事實上,近年來,中國在這方面已經有一些進展。比如中國銀聯的跨境支付網絡已遍布160個國家和地區,包括眾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為各國的企業和居民提供了優質、安全、高效的支付服務。以農信社為代表的社區銀行,在完善農村地區的金融服務、聚攏當地儲蓄、推動以手機支付和電信支付為核心的普惠金融發展方面也積累了有益經驗,可以交流和分享。
貨幣在“一帶一路”建設中也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周小川表示,應積極發揮本幣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作用。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積極使用本國貨幣有助于有效動員當地儲蓄、有利于降低換匯成本、有利于維護金融穩定等。目前已有可以借鑒的經驗,中國在簽訂本幣互換協議、貨幣直接交易、人民幣清算行和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方面也進行了一些有益的嘗試,愿與沿線國家分享相關經驗。
此外,周小川還表示,希望進一步推動股票和債券市場等資本市場發展,擴大股權、債券融資市場的連通性。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