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研究員許召元近日表示,2017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體現在去產能方面,就是要從以“去”為主,轉向“去中促優”,逐步實現以“優”為主。
他說,2016年去產能重點是削減總量,恢復供需平衡,避免鋼鐵、煤炭等行業出現產品過剩危機,這一任務現已基本完成,鋼鐵、煤炭等行業經營狀況基本好轉。2017年除了要依法繼續去除落后產能、不合規、不達標產能外,要重點去除低效率、無競爭力的過剩產能,特別是處置僵尸企業,同時積極推動兼并重組,促進高效優質企業加快發展,實現優勝劣汰。
同時,許召元表示,在去杠桿方面,突出強調以降企業杠桿為重點,實際上與降低企業成本緊密結合,都是重在降低企業負擔,提高實體經濟的競爭力和活力。降成本方面突出了綜合施策,既要降低稅費、要素等直接成本,也要降低審批、評估等制度性交易成本;不僅包括直接的費用,也包括間接的時間,例如企業花在審批等方面的時間;不僅包括外部成本,也包括內部成本;要盡最大可能、最大程度為企業降負,使企業感受到實實在在的成效。
“在補短板方面,強調既補‘硬短板’,也要補‘軟短板’。”許召元表示,比如目前企業經商環境就是一個突出的“軟短板”。當前我國企業具有很強的競爭力和活力,居民也有迫切的消費升級需求,但升級需求很難傳導到實體經濟的發展上,一個重要不足就是從企業到消費者之間的市場環節不夠高效完善,不能讓消費者放心。在“放管服”中,監管和服務仍然不能滿足需求,對商品的質量抽查不夠,信息發布不夠,消費者權益保護不夠,導致消費者對部分國貨信心不足,這些都是今年需要大力強化和補齊的“軟短板”。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