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6年中國小額信貸國際峰會暨中國小額信貸聯盟年會在京舉辦。會后,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小額信貸聯盟理事長杜曉山接受了《農村金融時報》專訪,他表示:“隨著我國經濟增速下行、銀行業務下沉、同業競爭加劇以及P2P網貸平臺對優質客戶的爭奪,小貸公司的經營壓力陡增。面臨目前嚴峻的形勢,小貸公司應該堅守‘小額貸款’這一產品業務類型,立足本地,苦煉內功,才能更具有生命力。”
杜曉山表示,隨著國內經濟增速放緩,小貸公司不良貸款及壞賬開始出現。但其自身問題則是小額貸款機構發展的主要瓶頸。相較那些問題公司,運營良好的小貸公司具有以下共同特點:制度完善、管理規范、經營狀況良好、風險控制到位、具備可持續發展能力、具有小額信貸意識和社會責任、經營服務具有鮮明特色,起到了行業模范帶頭作用。
杜曉山認為,目前很多小額貸款公司管理水平較低,操作不規范,治理結構有待完善。一是在財務制度、貸款管理方法和貸款流程還處于摸索及修正的階段,這不僅增加了小貸公司的經營風險,還制約了其業務的進一步延伸。二是專業人才匱乏。小貸公司的股東及發起人缺乏金融機構的管理經驗,從業人員的文化水平參差不齊,業務技能水平普遍較差。三是制度不完善、隨意性較大,違規業務操作時有發生。四是治理結構欠佳,有效制衡存在較大缺陷;不能嚴格依照公司制或股份制原則管理。五是信息管理系統落后。公司的實體規模和資本有限,信息管理系統不易完善;工作效率較低并且錯誤率較高。
“小貸公司要補齊短板,關鍵在于修煉內功。方向可以總結為三點,即技術要改、隊伍要強、業務要精。”杜曉山說。
他表示,小貸公司的“修煉內功”,一方面是指要打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企業文化、理念、價值觀、形象、創新、特色、人才和信息是核心競爭力中的8個著力點,其主要作用是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形成提供深厚的基礎和必要的保障。公司應將企業文化培育、人力資本提高、員工隊伍能力建設作為公司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環節,形成一支品德操守、業務素質過硬的專業團隊,使信貸業務做到專業化調查、專業化分析、專業化放貸、專業化管理。
另一方面,小貸公司需要明確自身定位,探索服務小微企業的商業模式。小貸公司的客戶應定位在傳統金融機構所沒有或難以覆蓋的小微企業和農戶等弱勢群體。新常態下,小貸公司要回歸“支農支小”的經營本質,做與銀行不一樣的信貸業務,要盡量避開“高大上”的銀行客戶,創設自己的業務和產品,培養自己的客戶群體。此外,需要針對小微企業和弱勢群體的不同金融需求,為不同的金融機構找到為小微企業服務的商業定位與可行的商業模式。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