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市銀行的中期業績已全部亮相,從公布的數據看,凈利潤增速下行趨勢逐漸顯現,部分銀行的營業收入甚至出現了負增長。業界又開始擔憂,商業銀行的業績拐點會否由此出現。
事實上,當前銀行盈利增速下降是受多重因素影響。首先是因為銀行前些年利潤增長速度比較快,凈利潤基數比較大;其次,目前經濟大環境仍處于下行壓力中。此外,諸如利率市場化、互聯網金融機構的崛起等行業的新態勢,也對銀行盈利水平帶來了影響。
從當前來看,這些因素確實給銀行業的業績帶來多角度的壓力,但與此同時,這些壓力也在倒逼銀行業的改革和發展。
不可否認,信息科技的進步和互聯網商業模式的興起,全方位地改變了金融消費的習慣和金融交易的方式,新型金融機構迅速分食著原先屬于銀行的“蛋糕”。但也正因為這樣的競爭,各商業銀行已經開始改變過去的思維,更加努力地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
可以看到,如今的銀行,已經著手從曾經單一的信用中介向全面的金融服務商轉變,多措并舉擴大著自己的市場份額,行業優勝劣汰的脈絡逐漸呈現,市場更具活力。
與此同時,各家商業銀行選擇借助市場力量來加大對不良資產的清收處置力度,同時嚴格控制增量貸款質量,以更積極主動的態度來應對資產質量發生的變化。從四大行半年報可以看到,今年上半年新增不良貸款出現放緩跡象。
對于未來,無論業界專家還是銀行高管對短期都不樂觀。其均認為,目前還處于比較困難和復雜的環境之中,短期內難有較大起色。同時,由于各個銀行半年報披露的逾期貸款指標也不容樂觀,反映出不良貸款的進程仍未結束,預計銀行未來的利潤仍會受到侵蝕。
這樣的認識是實事求是的。認清現狀,方可尋找方向。事實上,經濟周期的波動是任何一個經濟體都會經歷的過程,不同的階段均存在著可尋覓的機遇。
經濟下行的壓力雖然讓銀行的信貸投放趨緩、利潤增長減速,但這同時讓銀行能夠在多年的快速發展后有一個冷靜期,以調整業務結構、改變發展模式。近年來,商業銀行大力發展中間業務,迅速搭建互聯網金融框架,試點“投貸聯動”業務等,改革和發展的步伐前所未有。
與此同時,經濟下行周期,亦是各種資產價格的下行周期。商業銀行可以更好地提前布局一些未來具有成長潛力的行業和板塊,等待經濟周期的轉換,以獲得更大的收益。
此外,市場化改革是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經濟下行的壓力是最好的試金石,那些改革到位、體制順暢、理念先進的機構會在此刻脫穎而出,保持穩健;而那些在經濟上行期掩蓋問題的市場主體則會漏洞百出,被兼并重組,甚至徹底退出是其最終的方向。
大浪淘沙始見金。我們認為,應當利用好當前的特殊經濟時期,加快推進各項金融改革,理順機制、打好基礎,進一步擠出泡沫,留下精華。只有這樣,才能在下一個經濟周期轉換之際,讓我們的經濟、金融體系厚積薄發,騰飛到新的高度。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