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業“互聯網+”的提出,意味著互聯網已經超越了信息技術本身,成為創造新的金融銀行業發展的新模式、構建新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的重要引擎。為了迎接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很多銀行已經開始與各類平臺合作,主動對接“互聯網+”模式,不斷推陳出新,通過創新技術、資源共享和個性定制等方式,為客戶創造個性化的金融產品。
長期以來,農商行在縣城鄉鎮占據著主導地位,憑借網點多、地域廣、費用低等優勢培育了以農村、中小企業為主的客戶群,但隨著經濟下行導致資產質量下降,利率市場化導致利差收窄,單一的存貸款擴張模式已經不可持續。
為了順應“互聯網+”的趨勢,農商行應抓住產業鏈整合和“互聯網+”所帶來的產業模式和商業模式變革機遇,進行轉型創新,主動出擊,精準定位,牢牢占據市場份額。
首先,農商銀行要與時俱進,創新思維,將互聯網的技術和商業模式應用于平臺建設、產品開發、營銷策略、風險防控等領域,不斷完善業務信息系統和技術平臺,充分利用電子商務、征信系統以及其它各類信息平臺,打破部門割據和行業壁壘,促進互聯互通、數據開放、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以批量獲取客戶數據信息,及時捕捉有效金融需求,實現全方位覆蓋。
其次,農商銀行要精準定位,牢牢占據中小微企業市場。目前全國小微企業綜合金融服務覆蓋率在70%以上,未來在中小微領域的爭奪上將寸土必爭,而農商銀行必須始終堅持“支農支小”的市場定位,所有個性化服務方式要以目標客戶群為依托,致力于銀行業務與“互聯網+”的融合,將“高大上”的前沿技術轉化為“接地氣”的產品與服務,引導金融資源優先投向最需要融資的農戶和中小微企業。
最后則是要構建互聯網生態圈,農商銀行的金融服務將貫穿客戶的“線上線下”,以營造符合客戶群體需求的網絡生態圈,讓農戶、城鎮居民、小微企業等群體都能享受均等更加便捷的線上服務。 作者單位:浙江東陽農商銀行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