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回顧過去的五年,我國金融業完成了一系列的改革,體制機制更為完善、監管框架更為清晰、監管手段更為成熟豐富,不但實現了自身的改革發展,還給整體經濟的發展成熟提供了有效支撐。
以我國金融業中占比較大的銀行業為例。過去五年,銀行業選擇合適的時間窗口,推出了許多立足長遠的改革,實施了新資本協議,推出了理財登記系統,成立信托保障基金等。
同時,銀行業還突破梗阻,推動了許多業界呼喚已久的突破性改革。可以看到,民營銀行首批試點成功推出、農村三權抵押破冰而出、理財同業專營機構成功設立。
更值得關注的是,5年前,業界更多的關注銀行業機構自身的改革發展,關心機構存在的問題和破解之道。如今這種關注度已經提升到銀行同實體經濟的關系,甚至把如何服務其他經濟領域放到了更為重要的位置。這無疑是跨越式的進步和發展。
根據金融行業運行的規律,金融監管部門在推動行業發展、健全行業機制、防范系統性風險等方面都有著重要的作用。這也是為何,“一行三會”的信息發布受到業界高度重視的原因。
從這個角度觀察,在我國金融行業蓬勃發展的5年背后,更是金融監管部門在監管能力、手段、工具等方面的不斷探索與成熟。
回顧過去,我國的金融監管部門做了許多前瞻性的風險防范措施,在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房地產市場、信托行業、影子銀行、民間借貸等領域建起防火墻隔離風險,將許多可能引爆的風險,提前抑制或化解。
貨幣政策層面,根據經濟、金融發展的態勢和需求,央行靈活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的穩健。
因為,雖然在過去5年,全球經濟波動愈發頻繁,不同經濟體系之間的風險交叉感染更為復雜。但我國的金融、經濟體系穩健發展,沒有發生系統性、區域性的風險。
雖然如此,但當前金融監管的形勢依舊嚴峻。銀監會主席尚福林在發布會上明確表示,要在當前防范信用風險,金融交叉感染、外部風險的傳染、流動性風險、國際對中國的影響等。
與此同時,對于消費者、投資者的保護同樣任務艱巨、刻不容緩。用尚福林的話說,當前非法集資嚴峻,案件頻發,作案的方式和花樣不斷翻新。所以,三大金融監管部門的掌門人也均在發布會上用了重要篇幅對此進行闡述。
“十三五”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關鍵時期,作為負責資金融通的重要體系,金融行業的穩健發展事關全局。我們認為,只有有效的、具有前瞻性的監管,才能激發金融體系的活力,維護金融市場的穩定,防范系統性風險,保護投資者利益。
業界的關注,是市場判斷和情緒的直接體現,金融監管任務艱巨,我們需要再接再勵。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