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稿人 劉媛媛
本報記者 余連斌 通訊員 王致凱
四川廣元市素有“川北門戶、蜀道咽喉”之稱,歷史文化厚重、自然資源豐富、交通產業發達,但存在丘陵山區地貌、土地資源分散、產業量少不優、發展基礎薄弱等問題,掣肘著廣元經濟社會的發展。
近年來,農發行四川廣元市分行針對廣元發展實際需求,立足自身特色品牌,圍繞建設川陜甘結合部現代化中心城市目標,充分發揮農業政策性金融“當先導、補短板、逆周期”職能作用,持續注入政策性金融動能,“貸”動廣元經濟社會發展步伐穩健有力。
從種子到豐收 聚焦國家糧食安全
走進廣元市昭化區王家貢米糧油基地,一片片綠油油的稻田和金黃的稻穗映入眼簾,這是農發行廣元市分行聚焦國家糧食安全、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的生動寫照。該分行前前后后為該片土地和產業累計投入信貸資金約1億元,見證著這里的一粒粒種子成長為青綠的秧苗,最后長成一束束金黃的稻穗。
該分行圍繞“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深入夯實糧食安全基石,大力支持高標準農田建設、土地綜合整治等項目,支持農技和農藝技術發展,因地制宜推動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
針對蒼溪縣獼猴桃長期受病蟲害影響,該分行投入超8000萬元農業科技貸款,解決長期困擾蒼溪獼猴桃病蟲害問題;針對廣元全域土地分散,可用耕地面積少,基礎條件較差等問題,該分行不斷加大農地領域信貸支持力度,大力支持高標準農田建設、土地綜合治理等重點項目,讓“糧田變良田”。截至目前,該分行在農地領域的貸款余額約26億元。數字背后,不僅是該分行多年耕耘結出的碩果,更是廣元市糧食產量連年豐收的堅實保障。
從脫貧到振興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回望過去,廣元市曾是脫貧攻堅主戰場之一。走進廣元市利州區白朝鄉月壩村,一座座依山而建的“小青瓦、人字梁、白粉墻”川北民居掩映在青山綠水間,每逢節假日,這里的游客可以用爆滿來形容,而幾年前這里還是“山高摔死雞、有馬不能騎、水少不養魚、有病不能醫、地無三尺平”的景象。
“這幾年月壩村蝶變為宜居宜業宜游之地,得益于農發行廣元市分行支持月壩村易地搬遷和鄉村振興的結果。”白朝鄉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悉,該分行支持該鄉的3個項目,累計投放信貸資金近9億元,助力白朝鄉在2020年入選農業產業強鎮名單,白朝鄉月壩村現已成為全國鄉村振興聚焦點。月壩案例為四川乃至全國鄉村振興提供了廣元樣本,成為該分行在金融扶貧路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近年來,該分行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投身于鄉村振興偉大事業,將金融幫扶的“觸角”延伸至每處需要幫助的地方。從支持易地扶貧搬遷到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從搬遷扶貧到產業幫扶,該分行以精準的金融服務支持特色產業發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措施,推動脫貧攻堅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讓廣元的鄉村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截至目前,該分行在鄉村振興領域貸款余額達117.05億元,累計帶動89.5萬脫貧人口。
從老舊到革新 譜寫農業農村現代化新篇章
在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過程中,農發行廣元市分行深刻踐行系統觀念,不僅關注農業生產本身,更將目光投向城鄉融合發展大局,將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升農村公共服務水平等作為工作的發力點,推動農業產業轉型升級,促進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和公共資源在城鄉間均衡配置,支持生態化綠色化經濟發展。
青川縣陰平村、落衣溝村的基礎設施提升項目就是該分行支持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的一個縮影。
走進陰平村,映入眼簾的是連片黛瓦白墻人家,一條古老的索橋連接著公路和村落,從高處俯瞰,可以看到村里的公路猶如一條七彩飄帶環繞整個鄉村。村里擁有多家精品民宿,村口的智慧停車場,停滿外地車輛。每逢節假日,這里的車位和民宿均是“一位難求”。
據悉,該分行累計向該項目投放信貸資金約1.6億元,改建村里路網、排水管網,新建停車場、電力站、公共廁所等基礎設施,使老舊基礎設施革新,接連帶動鄉村面貌整體煥新,為當地生產生活、資源變現、旅游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助力該村榮獲“第二批全國鄉村治理示范鄉村”稱號。
回望過去,農發行廣元市分行以深耕細致的金融服務為廣元經濟社會發展不斷輸血、造血。展望未來,該分行將繼續秉承初心使命,以更飽滿的精神和堅定的步伐助力廣元市加快建設川陜甘結合部現代化中心城市,為廣元“三農”事業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編輯 汪世軍 喬川川)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