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鄭長靈
江西省進賢縣文港鎮有著1600多年的毛筆制作歷史,可以說是一座用毛筆鑄就而成的小鎮。這里因筆而起、因筆而榮,毛筆市場的繁榮帶動文港發展,也推動制筆工業不斷改進和創新。如今,在郵儲銀行南昌市分行“金融之墨”的揮灑下,文港毛筆產業依然生機勃勃,既保持著古老的形態,又書寫著多彩的未來。
初秋時節,走進南昌市進賢縣文港鎮,濃厚的“筆文化”氣息撲面而來。一排排毛筆造型的路燈錯落有致,一家家獨具特色的文房四寶店整齊有序,還有中國毛筆文化博物館、中國鋼筆文化博物館、中國(文港)文房四寶交易市場,無不與“筆”有關。
來到位于文港鎮百佳路6號的南昌市港豐筆業有限公司,公司負責人劉學龍和員工正嫻熟地制作毛筆,齊毛、結頭……
“因為客戶要得比較急,我們在保障質量的前提下加班加點,打算明天一大早發貨。”劉學龍對《農村金融時報》記者介紹,“多虧郵儲銀行這么多年的鼎力支持,還在關鍵時刻主動上門,給我們發放信貸資金,讓我們迅速擴大生產,大大減輕了我們的資金周轉壓力。”
寫字作畫,往往只觀妙筆生花處,不見辛苦制筆人。據劉學龍介紹,在很早以前,他經營一家制作毛筆的小作坊,維持全家人的生計。因為制作毛筆的工序很復雜,家里每個成員都各有分工,每天忙得不分晝夜。
正是當時的家庭小作坊為后面成立公司奠定了基礎。隨著當地制筆小作坊越來越多,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售賣毛筆的壓力也越來越大。2015年,劉學龍將“小作坊”升級改造,和家人一起成立了港豐筆業有限公司。
“這幾年,借著文港鎮政府建設‘特色小鎮’,加大對制筆產業的扶持力度的東風,毛筆市場明顯升溫。”劉學龍說,“今年,正當我們面臨資金周轉壓力時,郵儲銀行工作人員又一次主動聯系我們,為我們辦理一筆純信用無抵押貸款,正好補上流動資金的缺口。”
“我們積極與文港鎮多家制筆企業溝通交流,進一步開展互助合作,創新推廣郵儲銀行‘極速貸’‘創業擔保貸’等信貸產品,助推文港鎮制筆產業興旺。”郵儲銀行南昌市分行客戶經理黃玲芝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特色小城鎮要發展,產業是根基。雖然只是一支小小的筆,文港卻將其做成大產業。
“一支筆”做強產業的背后,看得見的是眾多像劉學龍這樣勤勞致富的創業者,看不見的是產業發展背后的金融力量——郵儲銀行南昌市分行持續支持農業重點產業發展。
“通過便捷的金融服務,為鄉村振興引來了更充足的金融活水。”郵儲銀行南昌市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分行將持續加大金融扶持力度,依托創新產品、優質服務和產融合作機制,一步一個腳印與文港鎮更多制筆企業開展深度合作。
數據顯示,近三年來,郵儲銀行南昌市分行已累計向文港制筆行業發放貸款近百筆,提供資金支持2000余萬元,以有力度的金融服務推動文港毛筆產業健康發展。
(通訊員段明紅對本文亦有貢獻)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