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稿人 孫金霞
本報記者 曹沛原
“金雞貸”“智慧畜牧貸”“金桔貸”“油茶貸”“蔗農貸”……近年來,農行廣西柳州分行立足服務鄉村振興領軍銀行定位,充分發揮農行總行“三農”產品創新基地作用,用好用足政策,結合本地產業優勢,聚焦特色產業集群,制定特色服務方案,全面構建綜合化、個性化的金融服務體系,持續為產業發展注入金融“活水”。
批量授信推動產業發展新“雞”遇
柳州市立華牧業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種畜禽生產、種畜禽經營、畜禽養殖、活禽質檢、活禽銷售為一體的全產業鏈現代農業企業。2022年末,該企業面臨“公司+合作社+農戶”經營模式的升級轉型,與其合作的近50戶農戶面臨融資難題。
農行柳州分行多次現場調查走訪、引入擔保公司對接、與企業合作農戶“一對一”溝通,為該企業量身定制“金雞貸”融資服務方案,以該企業信用為依托,實施合作農戶“白名單”管理,對納入“白名單”的農戶整體授信,“白名單”客戶從申請到放款最快當天完成。
“以前貸款最愁沒有抵押物,這次不僅不要抵押,還可以3年到期才還本金,一下子解決了我們養殖戶的大難題。”該企業合作養殖戶陶衛國為此十分高興。據悉,陶衛國在農行申請“金雞貸”后,增設了4個雞棚,雞舍總面積擴大至5200平方米,每批養殖數擴大至6萬只,年收入增至70萬元。目前,該分行已成功為該企業合作農戶投放資金1543萬元,公司合作養殖戶已增加至80戶,預計未來將增加至250戶。
一牛配一碼活牛“資產化”
長期以來,畜牧養殖戶活體資產抵押一直是個難題。農行柳州分行結合肉牛產業特點,從解決生物資產抵押難、貸后監管難的“卡脖子”問題出發,創新擔保方式,推出“智慧畜牧場景”,并率先在廣西建成農行“物聯網+智慧畜牧”的金融服務模式。
“沒想到活體牛也能用來抵押貸款,農行向我們發放的200多萬元貸款就像是‘及時雨’,有效解決了我們肉牛養殖無法抵押的困境。”融水縣一家肉牛養殖銷售企業負責人說,之前由于缺少傳統抵質押等增信措施,導致融資屢屢碰壁。
“智慧畜牧貸”是農行柳州分行聚焦畜牧產業高質量發展,于2023年創新推出的一款信貸產品。該產品作為農行系統在廣西首個利用物聯網技術、以生物資產為抵押物的金融產品,通過“視頻監管+AI點數”服務功能、智能耳標與藍牙網關等物聯網設備,為每個活畜資產提供唯一的數字身份識別碼,實現了“一物一碼”“一物一卡”的管理模式,并以整欄的方式進行智能監管,填補了長期以來活畜資產抵押融資的空白。
“這是我們利用科技場景支持畜牧業發展的創新之舉,通過‘智慧畜牧場景’,可以及時掌握抵押物情況,幫助養殖戶‘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金’。”農行柳州分行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金融助力“鴿聲嘹亮”
走進柳城縣古砦仫佬族鄉大戶村的肉鴿養殖場內,陸礎成正站在整齊排列的鴿籠前認真地查看肉鴿生長情況。見到來訪的農行工作人員,陸礎成激動地說:“能達到今天的養殖規模,除了感謝政府的政策外,還要感謝農行的大力支持。”
陸礎成自2019年開始返鄉創業,先后投資400多萬元建立了20個養鴿大棚,因前期投入資金較大,資金周轉陷入困境。為此,陸礎成不斷奔走各銀行申請貸款支持,幾經波折后,了解到農行惠農貸款政策并到農行柳城縣支行進行咨詢。客戶經理了解相關情況后,立刻跟隨陸礎成到養殖基地開展調查并核實經營情況,簡化審批流程、加快放款速度,累計發放農村經營性貸款200多萬元,順利解決了陸礎成資金周轉困難的問題。
如今市場行情不錯,陸礎成高興地說:“現在肉鴿養殖前景廣闊,有了農行的信貸支持,如今我賺到了錢,養殖規模也擴大了。”目前,陸礎成的肉鴿年收購量達40多萬只,肉鴿屠宰經營收入達800多萬元,同時每年銷售鴿子飼料30000噸,專供當地養殖基地的養殖戶,肉鴿飼料銷售收入約300多萬元,年總收入達1100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他的帶動下,目前周邊已有100多戶村民加入到養殖肉鴿中。“回到家鄉工作,每年有了穩定的20萬元收入,離家近,還能照顧到孩子上學,感覺生活很踏實。”古砦仫佬族鄉汶爐村養殖戶廖修益說。(通訊員郭菊書對本文亦有貢獻)
(編輯 汪世軍 喬川川)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