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衍水
近年來,福建南平聚焦“加快建設全國綠色發展示范區”的目標,協同推進“護綠”“興綠”“擴綠”行動,加快完善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體制機制。
據悉,農行南平分行聚焦南平市七大綠色產業及清潔能源、制造轉型、生態農業等重點綠色領域,創新綠色信貸產品,加大綠色金融供給,以實際行動寫好“綠色金融”這篇文章。截至7月末,該分行綠色信貸余額47.48億元,比年初增加4.18億元,增長9.7%。
照亮減碳之路
位于南平市浦城縣的三峽圣農浦城分布式光伏項目是當地清潔能源和大型基建重點項目之一,由長江三峽集團福建能源投資有限公司和福建圣農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打造。項目將利用福建圣農控股集團的13座養殖場屋頂開展光伏發電,進而生產無污染的清潔能源。在滿足圣農公司的能源需求外,還能夠為浦城縣電網提供多余電力。
項目的建設面臨大額資金需求,農行南平分行第一時間主動與項目主體三峽圣農(浦城)能源投資有限公司溝通聯系,經過反復協調,為項目制定了綜合服務方案和大額授信支持,低成本、長周期的建設資金為推動綠色能源健康穩定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有了農行資金支持,很快綠色電能將會‘點亮’圣農集團。”該項目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據介紹,項目完工后預計每年可替代標煤約1.77萬噸,減少煙塵排放量約1.88噸、減排二氧化硫約10.5噸、二氧化碳約4.88萬噸,達到“削峰填谷”的效果。
近年來,農行南平分行以政策制度為指引、以產品創新為抓手、以金融科技為支撐,結合生態環境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需要,建立了完善的綠色信貸管理機制,實施差異化的信貸管理策略,特別針對綠色產業,開辟“綠色通道”,優先準入、優先審批、優先支持;先后支持了中廣核風力發電、光澤、浦城光伏發電等清潔能源項目。截至7月末,該分行清潔能源貸款余額6767萬元。
加大轉型之力
福建省格綠木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格綠木業”)是一家集細木工板成品、集成板生產、銷售、研發、服務于一體的科創型企業。近年來,裝修板材因其經濟實用的特點受到市場的青睞,但其中的甲醛、甲苯等問題卻讓消費者擔憂。格綠木業則緊緊抓住這一市場關切,專注于研發無甲醛生態板——茶籽大豆膠板材,不斷推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
技術改造、轉型升級,首先需要的就是足夠的財力支撐。因資金短缺,格綠木業新的生產線遲遲未能落地。農行南平分行在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匹配了“綠色技改貸”金融產品,為企業智能化車間的改造提供專項資金。
“沒想到技術升級也可以申請貸款,而且還可以辦理財政貼息,讓我們輕裝上陣。”格綠木業負責人陳木貴說。
隨著信貸資金到位,格綠木業生產規模逐步擴大,“好板材、格綠造”的口號逐漸響亮起來。
據了解,農行南平分行充分發揮金融的導向作用,圍繞綠色轉型升級客戶,將信貸資源向綠色產業、綠色客戶傾斜,進行綠色貸款分類標識,降低綠色信貸業務的風險,更好地識別和激勵在低碳發展上表現優秀的企業和項目。目前,該分行還支持了建甌廈甌污水處理、邵武吳家塘污水處理等項目,截至7月末,該分行綠色技改項目余額2.32億元,比年初增加3166萬元。
共享茶葉之綠
站在武夷山市樟樹村遠眺,滿眼郁郁蔥蔥的茶樹,散發著陣陣的清香。武夷山海曦生態茶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曦生態茶業”)正坐落于此。
“我們種植的都是生態茶。這幾年我們的茶山已經停用了化肥、農藥,茶園里的雜草都是靠人工除草。不僅能提高茶葉品質,土壤環境也可以得到很大的改善。”海曦生態茶業負責人吳章富告訴記者。
吳章富和農行的故事始于2020年初,彼時公司正準備擴大生態茶生產規模,因為疫情影響物流和銷售,資金短缺。農行主動上門對接,為其發放130萬元小微企業貸款,及時解決了企業的資金困難。
患難見真情,雙方的合作也越來越深入。特別是今年,農行南平分行為海曦生態茶業發放了創新金融產品“武夷興茶貸”200萬元。該產品結合武夷巖茶特色產業集群特點,服務從事武夷巖茶種植、加工、銷售的小微企業,為其生態茶園建設、改進制茶工藝、提升品牌價值提供資金保障。
農行南平分行積極探索綠色金融與鄉村振興、與小微企業等綠色普惠融合發展模式,創新“綠色智改貸”“科特貸”“興茶貸”等產品,引導信貸資源向現代農業、生態農業等領域傾斜,支持小微企業綠色轉型、助力農戶生態種植養殖等,提高了普惠群體綠色金融的可得性。
(通訊員劉木香、宋驍寒對本文亦有貢獻)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