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湖南訊(記者肖瑛 通訊員劉光榮)農發行湖南省郴州市分行主動融入郴州市“十大重點工作”經濟發展布局,2022年累計投放各類支農貸款、基金54.04億元。截至2022年末,該分行貸款余額230億元,為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了政策性金融力量。
聚焦“項目大會戰”,全力開展項目大對接。該分行主動對接市縣兩級政府職能部門,實現政銀企共同建庫、提前培育、定期跟進,全面推動與發改、水利、農業農村等部門,建立重點項目融資對接工作機制常態化,牽頭舉辦平臺公司市場化轉型和項目融資培訓會。行黨委率隊深入一線,在全市開展項目洽談,深度挖掘重點項目資源,全年對接轄內重點項目52個,上報省農發行項目24個、審批到位項目21個。
聚焦“園區大建設”,全力推動產業園區基礎設施提檔升級。該分行聚焦郴州市“三生融合”“三態協同”“五好園區”建設戰略,堅持以城帶鄉、以園帶業,全力支持以高端制造業為重點的園區建設集群,累投園區貸款金額18.1億元,全年支持了9個縣的產業園區交通、園區標準廠房、園區內基礎設施改造等,成功支持了長征文化公園(汝城)、湘粵食品產業園、嘉禾鑄造產業園等省級重點項目9個,打造了一批在湘南乃至全省具有影響力的現代產業園。同時,將金融服務鏈向上游供應商和下游終端延伸,輻射支持產業鏈供應鏈上的19家小微企業,助力園區實體企業騰飛,為郴州市建設“開放程度更高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增添新活力。
聚焦“環境大優化”,全力服務郴州惠民工程。該分行緊扣郴州水生態建設,進一步擦亮“綠色銀行”品牌,2022年投放水利貸款13.6億元,在全省系統位居前列。緊跟“雙碳”目標導向,大力支持礦山修復項目,實現重金屬污染源頭治理。緊緊圍繞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主導推廣桂東林業項目林權抵押特色融資模式,為全省提供示范樣板。累計支持嘉禾教育項目4.47億元,“新型城鎮化+教育興城+產教融合”模式被選入《創新支農融資模式匯編》。
聚焦“鄉村大振興”,全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該分行堅決守住糧食安全、耕地保護、不發生規模性返貧“三條底線”,堅持“四個不減”,切實加大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支持力度,累計投放鄉村振興貸款27.50億元。其中,圍繞郴州市“傳承紅色基因推進綠色發展示范區”和“湘贛邊區合作示范區”戰略,該分行向桂東、汝城、宜章、安仁四個脫貧縣合計投放貸款24.44億元,銜接貸款余額及增量穩居全市金融機構首位。
聚焦“實體大復蘇”,全力破解融資難、融資貴。該分行全面落實國家減費讓利政策,加大信貸客戶利率優惠和費用減免力度,積極落實《農業政策性金融服務疫情防控和穩企紓困二十條》,通過下調利率、再融資、無還本續貸、期限重置、調整還款計劃等措施,紓困金額6880萬元。對出現暫時性經營困難的實體企業堅持不抽貸、不壓貸、不斷貸。2022年,該分行對15家經營困難的實體企業給予金融幫扶,累計投放普惠小微貸款8867萬元。
聚焦“風險大防控”,統籌做好糧食安全保障和信貸風險防控。該分行累計投放各類糧食貸款3.91億元,為中央、省、地、縣四級糧食儲備體系提供穩靠的資金保障。積極落實“藏糧于地”戰略,全年累計支持農地貸款8.65億元,支持安仁、桂東、汝城三縣高標準農田7.09萬畝。投放市場化糧油貸款4590萬元,有效支持安仁生平米業等一批糧食龍頭企業,推動訂單農業大發展。同時,該分行堅守業務邊界,不觸及地方政府債務紅線,切實保障地方政府和平臺公司化債目標逐步實現。
堅決落實國家專項政策,充分發揮“國之重器”作用。該分行緊扣“基礎設施基金”“盤活國有資產”“制造業中長期設備更新改造貸款”等國家穩經濟專項政策,主動提升政治站位,有效落實國務院關于運用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支持重大項目建設的政策要求,積極向地方黨政匯報,主動和當地住建、發改等部門溝通,共同在全市開展項目摸排,發揚連續作戰、爭分奪秒的拼搏精神,集中打贏專項政策落地攻堅戰,快速支持到位農發基金2.65億元,可撬動投資26.5億元,有效支持了北湖區農產品加工園項目、資興經濟開發區標準廠房項目的建設。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