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湖南訊(記者肖瑛 通訊員叢鵬飛 周夢茹)農發行湖南省臨澧縣支行緊緊圍繞臨澧縣委縣政府“興產業、連紅線、建新區”工作主線,突出區域特色,創新思維方式,積極探索“金融+園區+產業”的產城融合發展新模式,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貢獻了政策性金融力量。
圖為農發行臨澧縣支行投放3.9億元貸款支持臨澧新材料產業園標準化廠房及配套設施建設項目
構建全流程金融服務模式
創新服務舉措。該支行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深入開展重點客戶“大走訪、大營銷”活動。開展“敲門式”服務,班子成員分片包干、各部門聯動協調,主動到企業宣傳推介農發行信貸政策,為企業“送模式、解難題”,打出金融服務“組合拳”。舉辦政銀企對接座談會,聚焦項目“推進難”、惠企政策“落地難”等情況,面對面交流,幫助企業紓困解難。
創新辦貸機制。依托省市縣三級行一體化辦貸管貸機制,該支行成立專門辦貸小組,對客戶提供全過程辦貸輔導、重大問題會商會審協調工作。對采取核心企業保證擔保形式的上下游小微企業,同步發起授信、貸款流程,簡化貸款調查報告等方式,提高辦貸效率。同時強化營銷階段會商會審,推行“一站式”、隨到隨辦流程機制,切實提高服務水平。
創新融資模式。該支行圍繞“五好”園區,積極開展“園區+”項目營銷,為企業量身制定“一攬子”金融服務,成功審批9.3億元貸款,支持經開區新材料產業園和高新區智能制造產業園標準化廠房及綜合服務配套設施項目。用足用好監管部門關于普惠小微貸款支持政策,對市場波動幅度小、行業發展前景好、產品好、信用好的供應鏈小微企業,適當采用第三方擔保或信用貸款方式予以支持。
支持打造一流現代化產業園區
完善基礎設施配套。該支行通過“園區+土地流轉”信貸模式,積極支持臨澧縣高新區、經開區兩處產業園建設標準化定制廠房以及綜合商務樓37棟。進一步完善電商服務平臺、物流倉庫、工業產品展廳、停車場等基礎配套設施建設,不斷夯實園區發展平臺,助推園區“提檔升級”,為入園企業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和優質的服務,推動產業集聚區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厚植人才發展沃土。為助力打造人才集聚“強磁場”,建設全省一流省級經濟開發區,該支行圍繞縣政府引進優秀人才實施辦法,強化人才保障,做好人才服務。支持園區建設人才公寓646套、停車位1103個。同時推動商鋪、物管用房、文化休閑廣場等生活性服務業配套發展,打造宜居、樂居、宜業、樂業的活力園區,賦能產業經濟“新增長”。
建設綠色低碳園區。該支行積極踐行新發展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支持園區污水處理廠擴能升級,日處理污水達到2萬噸,有效實現節能減排,打造生態綠色示范園區。對園區2.9萬平方米實施綠色、亮化工程,增加綠色產品和服務供給,助力構建基礎設施完善、產業布局合理、規模優勢突出、綠色循環發展明顯的產業園區發展格局。
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筑巢引鳳”增活力。通過農發行信貸支持,目前兩個園區累計引進博實自動化設備公司、比克曼生物科技公司等企業17家,年生產總值達到15億元。在扶持現有企業的同時,該支行做大增量、盤活存量,促進產業園區的資源實現整合優化,為園區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動能。
“三產融合”助發展。按照“產城一體、以城聚產、以產興城、產城融合”的發展思路,該支行聚焦優勢資源、主導產業,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全力培強金華天機械制造公司等一批產業鏈龍頭企業。大力扶助中小企業和實體企業,不斷圍繞上下游補鏈、延鏈、強鏈,持續抓好關聯產業集群發展,推動農業、工業、服務業“三產”交織,做大做強園區經濟,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
區域輻射促振興。園區依托現有資源及交通區位優勢,能夠激活園區沿線土地資源要素,促進勞動力穩崗就業、穩定增收,輻射帶動修梅鎮、高橋村等周邊區域就業達700余人,帶動幫扶人口2062人,每人每年增收超過3000元。同時,助于實現擴投資、帶就業、促消費綜合效應,統籌推動城鄉一體化建設步伐,打造鄉村振興臨澧樣板。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