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孫金霞
讓綠色冬奧成為現實,離不開綠色金融的精準支持。
近年來,農發行河北省分行把支持冬奧會籌備作為信貸工作的重中之重。發放百億涉奧項目貸款,為助力冬奧會籌辦作出了重要的貢獻。該行把支持冬奧會、冬殘奧會籌備作為支持河北省綠色發展的一個重要切口,目前,該行開展涉奧業務的情況如何?對河北省發展綠色金融有何促進作用?在開展涉奧業務方面有哪些特別做法?……
為講好農發行助力籌辦冬奧會、冬殘奧會的故事,《農村金融時報》專訪了農發行河北省分行黨委書記、行長李文武,向我們做詳細的解答。
精準支持冬奧信貸項目
記者:河北省分行支持冬奧會作為支持河北省綠色發展的一個縮影,目前,貴行開展涉奧業務,對河北省發展綠色金融有何促進作用?
李文武:北京—張家口聯合承辦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使張家口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也使其具有獨特的政策優勢,為我行開展涉奧業務,推動綠色信貸發展提供了三大平臺。
一是履職平臺。張家口市是全國首個、也是唯一一個國家級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其中,建設國際領先的“低碳奧運專區”是其重點打造的“五大功能區”之一。近期,河北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推動城鄉建設綠色發展的實施意見》,對“十四五”時期全省區域綠色協同發展、美麗宜居鄉村建設等提出了明確任務目標。這些領域與農發行業務范圍高度契合,為我行擦亮“綠色銀行”品牌、發揮農業政策性金融職能作用,更好地助力“美麗河北”建設提供了難得機遇和廣闊空間。
二是發展平臺。支持綠色發展,既是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方式,又是促進和實現自身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渠道。就河北分行而言,一方面,面臨著冬奧會籌辦、京津冀協同發展等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另一方面,綠色貸款僅占全行貸款的16.7%,綠色信貸有效發展不足的現狀亟需改變。因此,牢牢把握時代機遇,積極拓展綠色信貸業務藍海,是推進我行業務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近年來,我行圍繞張家口市水利建設、生態治理、植樹造林、清潔能源等領域持續加大信貸支持力度,累計支持“空心村”治理、綠化造林、新能源等綠色金融項目41個,審批貸款190億元,投放132億元,為冬奧會籌辦貢獻了源源不斷的金融力量。
三是創新平臺。在開展涉奧業務過程中,河北分行堅持踐行創新發展理念,積極探索政策性金融支持綠色發展新路徑,實現了在支持“空心村”治理上的有效突破。2019年,我行深入開展調研論證,選擇當時貧困程度深、貧困村空置率高、資金需求較大的深度貧困縣張家口沽源作為著力點,復制奧運核心區太子城、枯楊樹村整體搬遷和土地整治的成功經驗,創新“空心村治理+土地規模化經營”運作模式,較短時間內審批通過沽源縣“空心村”治理項目貸款4.3億元,涉及46個村,支持拆遷面積1萬多畝,土地復墾面積7500畝。同時,進行3萬畝土地流轉和規模化優質牧場基地建設,為服務全省“空心村”治理趟出了路子,推動“空心村”治理項目在全域“開花”。
記者:河北省分行是如何精準支持冬奧信貸項目?有哪些特別做法?
李文武:申奧成功7年來,我們累計向林業資源綜合開發、土地整治、環境治理等領域27個涉奧項目審批貸款141億元、投放120億元,支持12個村整體搬遷,為張家口地區踐行“綠色辦奧”理念、構筑綠色屏障提供了有力金融支持。
一是圍繞“土地”大力支持冬奧核心區建設。自2015年以來,河北分行聚焦河北“三件大事”,立足產業指引和冬奧規劃,迅速成立“專項服務小組”,提供“嵌入式”融資融智服務,發放貸款23億元,支持冬奧會張家口賽區核心區太子城、枯楊樹村進行整體搬遷和整治,將騰退出的土地用于冬奧場館、酒店群、頒獎廣場、國際會議中心、景觀湖等設施建設,為奧運工程如期完工奠定先行基礎。近年來,我行累計發放涉奧土地整治項目貸款35億元,支持冬奧會核心區建設啟動及配套相關設施建設。
二是圍繞“綠色”積極踐行綠色辦奧理念。一是圍繞張家口地區河湖生態修復、濕地保護、河道綜合治理,累計投放信貸資金10.8億元,先后支持桑干河流域綜合整治、官廳水庫治理及懷來縣國家濕地公園建設、旱作雨養現代農業種植等生態環境治理項目,有效提升張家口地區水源涵養能力。二是先后分4批投放國家儲備林基地建設項目貸款33億元,植樹面積159萬畝。其中投放貸款1億元,支持崇禮區種植苗木近3萬畝。大力支持張家口“首都兩區”“保水源、堵沙源、送清風、輸凈水”重大責任,僅2021年就審批貸款26.8億元,投放6.1億元,支持了3個縣區的5個林業項目建設。三是支持崇禮區森林防火系統建設,已覆蓋全區10個鄉鎮、約203萬畝林地區域,監控范圍內可實現火情自動識別報警、蔓延模擬、撲救預案等功能,以金融帶動科技力量為冬奧賽區森林體系安全提供智慧守護。四是全力支持張家口市空氣質量鞏固提升,投放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中長期貸款0.85億元,加大空氣質量提升和生態環境治理,助推“藍天規劃”完成。
三是圍繞“民生”帶動共享奧運紅利。為改善崇禮高速出口周邊荒山突兀、房屋破敗景象,主動提升站位,堅持“規模優先、項目優先、利率優先”原則,多次與崇禮區政府洽談對接,投放9.6億元貸款,支持崇禮高速南出口的“南互通”貧困村提升改造工程項目與北出口的“北互通”林業綜合開發基地項目建設,在支持沿線5個村整體搬遷,極大改善貧困村人居環境的同時,通過征遷補償、流轉土地、建設苗木產業等方式帶動居民增收。落實“加快建設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決策部署,組建“奧運金融服務專班”,連續55天工作不停歇,完成25億元農村土地流轉和規模化經營貸款審批并及時投放20億元,加快崇禮城區至太子城沿線5個村休閑康養度假小鎮建設,改善奧運沿線鄉村面貌,促進地方經濟產業轉型升級。
創新綠色信貸模式,推動“綠色銀行”品牌建設
記者:河北分行綠色金融業務整體情況如何?呈現怎樣的特點?
李文武:截至2021年末,我行綠色貸款余額315億元,較年初增加120億元,增幅61%,高于全系統平均增幅24個百分點。總體來看,目前全行綠色信貸工作主要呈現“三大特點”。
一是發展機制更加健全。一是明確發展目標。緊緊圍繞河北省“十四五”發展規劃,結合本行實際,明確提出“到2025年,全轄綠色貸款余額力爭突破600億;綠色貸款余額增速達到全部貸款平均增速兩倍以上,年均增速不低于25%;綠色貸款在全部貸款中的比重逐年提升,超過全系統平均水平”的工作目標。二是壓實工作責任。召開綠色信貸工作推進會,分解任務目標,壓實各級行、各條線、各環節責任,確保上下聯動、一體推進綠色信貸業務發展。將綠色信貸項目營銷、立項、審批作為“大普查、大走訪、大營銷”集中推進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按旬督導,傳導壓力,加快推動綠色信貸發展。三是加強考核評價。在二級分行經營績效考核和信貸等級行評定指標中設置綠色信貸考核指標,按季開展綠色信貸考核指標監測分析,切實發揮績效考核“指揮棒”作用,引導各行加快綠色信貸發展步伐。
二是發展重點更加突出。一是突出重點領域。加大對減污降炭協同效應突出項目的信貸支持力度,先后支持了張家口冬奧會綠化和風力光伏發電、雄安新區森林城市建設、太行山燕山綠化、石家莊滹沱河生態修復等一大批符合國家戰略導向、黨政關注、群眾關切的重點綠色信貸項目。2021年末,全轄生態環境、基礎設施綠色升級、清潔能源產業項目貸款余額285億元,占全部綠色貸款總量的90.4%。二是突出重點區域。緊緊抓住國家“十四五”建設冀北新能源基地、國務院明確張家口市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功能定位的重大機遇,全力支持張家口地區綠色低碳經濟發展。其中,利用張家口壩上得天獨厚的光照資源稟賦優勢,累計審批貸款60億元,支持風、光發電項目建設,待項目全部建成后,年均上網電量達27萬千瓦時,可替代電煤85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26萬噸,能有效緩解環境污染壓力,為北京碧水藍天作出河北貢獻。
三是發展路徑更加廣闊。圍繞鄉村振興、農業綠色發展、農村生態宜居等農發行傳統優勢領域,創新綠色信貸模式,推動“綠色銀行”品牌建設與“農地銀行”“水利銀行”等品牌建設有機融合,切實做到一體謀劃、一體部署、一體推進。創新“土地+綠色”模式,累計支持綠色農地項目15個、貸款余額29億元。創新“水利+綠色”模式,圍繞水生態治理修復、水資源配置建設等,累計支持水利環境項目40個、貸款余額71億元。
記者:河北省分行如何防控綠色金融信貸風險,保持良好的資產質量?
李文武:為有效防控綠色金融信貸風險,我們牢固樹立“合規為先、風控為要、全面主動、審慎穩健”的風險合規理念,堅持加強綠色信貸全流程管理,在準入、調查、審查、用信等各環節嵌入綠色信貸核查規定動作,深入推進綠色信貸體系建設。
一是嚴格貸款準入。主動與地方主管部門聯系溝通,多渠道收集信息,及時將綠色、低碳、可循環型企業和項目納入營銷范圍;對于涉及環保違法違規的客戶與項目,堅決不予準入,做到從源頭上防范風險。
二是嚴格調查審查。切實摸清綠色信貸投向產業、明確認定依據并強化分類識別,對客戶的基本條件及限制條件等各項材料嚴格把關,確保每一筆綠色信貸項目都經得起核查和檢驗。
三是嚴格資金支付。加強信貸資金流向和實際用途跟蹤核查,夯實綠色信貸業務質量管理,確保資金專款專用,防止綠色信貸資金流出綠色項目之外。
四是嚴格貸后管理。加強對客戶可能存在的涉及環保違法、違規、產能落后等風險點的貸后檢查和跟蹤監測,對政府主管部門認定在環保、能耗、安全等方面需要監控的重點地區、敏感企業、重大項目,實行名單制管理,實時監測預警,及時妥善處置相關風險。
記者:河北省分行發展綠色金融面臨哪些堵點?面對這些堵點,有哪些應對舉措?
李文武:雖然在大力發展綠色信貸、助力地方經濟綠色發展上做了一些有益探索,也取得了長足進步,但與全省綠色發展任務要求和農發行打造“綠色銀行”特色品牌戰略目標相比,還存在不小的差距。
一方面,綠色信貸發展不充分不均衡。從整體上看,河北分行綠色貸款余額、占比均低于全系統平均水平;從轄內看,6個二級分行綠色貸款份額占比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占比最多與最低的行相差超過30%。
另一方面,員工隊伍綠色金融專業素養亟待提升。綠色信貸涉及綠色、節能、環保等多個領域,專業性較強。當前,我行具備綠色環保相關專業背景的員工數量較少,大部分員工缺乏對相關制度法規、產業政策和技術標準的了解掌握,專業化管理能力和水平亟待提升。
下一步,我行將從以下三個方面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一是聚焦六大領域。一是助力生態保護修復,積極支持退耕還林還草、退耕還濕、防沙治沙,以及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等項目建設。二是推進生態治理,以大氣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等綜合治理為突破口,支持山水林田湖草沙治理一體化保護修復。三是大力支持風、光發電項目,優先支持平價上網項目,發展農村生物質能源項目,推進鄉村清潔能源建設。四是圍繞污染防治重點工作,大力支持污水處理、黑臭水體治理、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等項目,切實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五是聚焦農村基礎設施綠色升級,大力支持綠色流通體系領域項目,推動農村流通體系向綠色、節能領域發展,積極支持綠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建筑和節能建筑等項目。六是支持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區、雄安新區建設,打造綠色金融高地,助力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
二是完善工作機制。完善激勵約束機制。對綠色信貸在規模上適當予以傾斜,引導和鼓勵各分支機構加大綠色信貸投放。完善溝通協作機制。積極對接地方黨政部門,對綠色信貸項目特別是優質項目開辟綠色通道,提高辦貸效率。完善人才培養機制。定期開展綠色金融專題培訓,逐步培養出一支懂專業、擅創新的綠色金融信貸隊伍。
三是持續探索創新。圍繞“固碳”“降碳”等重點領域綠色發展需求,對碳排放權、排污權、用能權等環境權益擔保開展積極探索。以支持國家級綠色改革發展試驗區(試點區)建設為契機,加強綠色產業行業研究,建立完善綠色項目案例庫,提升綠色發展融智服務水平。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