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陜西訊(通訊員安朝陽 任妮)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5G通信等一大批技術浪潮的沖擊影響下,銀行業傳統的服務渠道、業務邊界及運營模式都面臨著改革轉型的壓力。近年來,農行陜西省分行始終致力于以科技創新推動數字化發展,全方位構建現代、高效、安全的金融服務體系,深入踐行“客戶至上、始終如一”的服務理念,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多元化、個性化的金融需求。
智慧轉型讓服務更便捷
“約上了么?!約上了么?!”
“好想要武夷山紀念幣,可惜沒約上……”
“顯示‘預約成功’啦,我可以去農行兌嘍!”
2020年末的幾天,到處都能聽到預約兌換武夷山紀念幣的討論聲。作為陜西省獨家承銷銀行,農行陜西省分行采取“全線上”預約、預約成功后線下兌換的方式,累計向社會公眾兌換武夷山紀念幣200余萬枚,滿足了廣大客戶的收藏、禮增需求。
2020年,農行陜西分行大力推進數字化運營體系建設,成功實現客戶線上預約開戶與陜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企業開辦系統直聯,推廣落地了數字賬戶項目,并在西咸新區試點電子營業執照“速通開戶”業務,讓企業客戶僅持電子營業執照微信掃碼就可享受在農行的便捷開戶服務。
同時,作為全國農行四家試點行之一,農行陜西分行率先推廣實現了企業賬戶智能動態年檢服務,還在全轄推廣上線了數字化票據系統,為有需求的客戶提供電子商業匯票的出票、背書、貼現、質押、提示付款、追索等多樣化服務,并支持客戶在線上辦理交易背景資料提交、保證金賬戶自動開立和繳存、線上合同簽訂等業務,進一步提升了金融服務效率,打造人民群眾“身邊的銀行”。
智慧轉型讓服務更智能
作為陜西分行首家“5G智慧網點”,農行延安小東門支行深度應用5G通信、生物識別、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興科技,采用農行最新網點形象標準,分設智能服務區、綜合服務區、營銷服務區、自助服務區,配備有現金票據一體機、存取款一體機、取款機、自助終端、自助回單打印機等新型設備,著力打造各類智慧場景,實現了“智慧管理、智慧營銷、智慧安防”,能夠為客戶提供更具科技感、未來感的金融服務。
2020年,農行陜西分行共完成網點智能轉型237個,新增投入具備現金和票據功能的新款超級柜臺設備789臺,在營業網點推廣上線了智能播控、智慧貨架、智能服務管理、移動授權等智能化系統。轉型后的網點,形象煥然一新,功能分區更加合理、營銷定位更加突出、業務辦理更加高效。
同時,在推進網點轉型的過程中,農行陜西分行持續加大對革命老區和貧困地區的資源投入力度,先后在安康漢濱恒口鎮、漢中略陽接官亭鎮、榆林橫山白界鎮、榆林綏德張家砭鎮、安康白河縣獅子山新區、商洛丹鳳縣商鎮新設了6家鄉鎮人工網點,在漢中佛坪縣等貧困鄉鎮新設了8個自助銀行,輻射覆蓋周邊萬余名父老鄉親,有效延伸了農行在貧困地區的服務半徑和基礎金融供給能力,全力以赴服務脫貧攻堅,打造“有責任的銀行”。
智慧轉型讓服務更貼心
數字化轉型讓農行陜西分行更加重視客戶服務的體驗感,也更加關注適老化服務和特殊客戶群體的服務升級工作。
2020年,該行共為行動不便的高齡客戶、身患重病等特殊群體客戶提供上門服務8100多次,同時,還持續加大對防電信詐騙等基本金融知識的宣傳普及,2020年累計成功堵截外部詐騙事件近8700起,全力筑起客戶資金安全的“防護網”。
“服務是銀行的生命線”。
農行陜西分行一直將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作為立行之本,實施全覆蓋和在線式的網點服務質量監督檢查機制,持續鞏固網點標準化文明服務成果,并首次在該行層面實施對營業網點全覆蓋的“神秘人”季度暗訪制度,首次在該行層面成立非現場視頻監控檢查團隊,實時監控全轄營業網點服務情況,嚴格規范網點人員服務行為,竭力提升客戶在陜西農行的服務體驗,打造“有溫度的銀行”。
2020年,農行陜西農行入圍銀行業協會“千佳”網點和省級示范單位的營業網點有8個,數量居同業第一;在農總行12家“最具人氣農行特色網點”評選中,成功獲評網點2個,數量居農行系統第一;在農總行“網點服務一日行”短視頻評選活動中,有3部作品入選、其中2部獲獎,同時還被省主流媒體評為“陜西地區社會責任擔當銀行”。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