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美麗
“2024年,中國再保著力提升經營質效,積蓄‘進’的動能,取得較好的經營業績。”3月31日,中國再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再保”)總裁莊乾志在2024年度業績發布會上介紹:
一是保費規模和凈利潤均創“十三五”以來新高。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再保合并總保費收入1784.83億元,同比增長0.9%;合并保險服務收入1013.63億元,同比增長1.6%;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105.57億元,同比增長86.8%。按中國企業會計準則口徑計算,中國再保合并總保費收入和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均創“十三五”以來新高。
二是境內7家子公司和海外6家經營平臺全部實現盈利。數據顯示,中國再保合并承保業績再創新高,同比增長超過170%。各保險業務板塊均實現承保盈利,其中:財產再保險境內業務綜合成本率99.86%,財產再保險境外業務綜合成本率89.38%,人身再保險保障型業務綜合成本率96.80%,財產險直保業務綜合成本率99.66%。
三是風險管理“控存量、遏增量”,守住不發生重大風險底線。處理好發展和安全的關系,實現第一階段圓滿收官。年報顯示,2024年中再保險風險管控穩健有效,各經營主體綜合償付能力充足。其中,中再產險為225%,中再壽險為208%,中國大地保險為285%,集團合并為194%。中國再保連續11年保持標普全球評級“A”以上,連續15年保持貝氏評級“A(優秀)”,評級展望穩定。
再保險作為保險的保險,核心職能是轉移分散風險,是應對重大風險、復雜風險和特殊風險的有效方式。從全球范圍看,再保險已成為應對氣候變化風險的重要工具。
當前,全球氣候變化為保險再保險行業經營帶來了不小的壓力,談及公司如何有效管理氣候變化風險時,中再產險總經理王忠曜表示:一是健全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優化風險控制方案,細化巨災風險限額要求,規范工作制度與流程,強化巨災風險累積的管理與監控。二是加強專業能力建設。持續優化國內、國際業務巨災風險管理工具,升級巨災風險組合管理平臺(CREST),提升巨災風險累積測算、實時監控及分區域、災因的量化分析能力。三是調整業務組合及定價。依據歷史災害損失情況與氣候趨勢變化,運用中再巨災公司研發的巨災風險模型,對國內業務組合及定價進行合理調整,以適配風險變化,努力實現承保效益穩定。四是動態調整國際業務承保策略。緊跟國際市場費率周期變化,靈活調整公司國際業務承保策略,將前端承保能力向費率充足、增長明顯的區域及業務條線傾斜。五是合理利用轉分安排。強化與前端分入業務的匹配度,分散巨災業務風險,控制自留責任。
未來,莊乾志表示,中國再保將著力發揮再保險功能作用,積極參與國家氣候風險治理體系建設,以提升巨災風險分散和管控能力、健全巨災保險保障體系和更好發揮巨災科技賦能作用為三大著力點,加強氣候變化物理風險壓力測試模型全譜系、全災種建設,推動氣候變化保險產品創新研發,加強全球氣候變化應對的交流與合作,為國家有效應對氣候變化、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貢獻力量。
(編輯 汪世軍 喬川川)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