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美麗
四川是全國十三個糧食主產省之一,也是西部地區唯一的糧食主產省,在全國農業版圖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時,四川也是我國自然災害較頻繁的省份之一,具有災害種類多、分布地域廣、發生頻率高、造成損失重等特點,亟待完善農業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
為此,中國人壽財險四川省分公司積極行動,開展農業巨災風險分散的探索與實踐,致力于完善農業巨災風險保障模式。
“自2018年起,公司積極探索多種產業天氣指數保險,并將天氣指數保險模式創新應用于農業巨災保險領域,通過依托氣象部門、權威專家為項目提供的數據和技術支持實現了農業巨災風險的有效分散和補償。”中國人壽財險四川省分公司副總經理吳勁松告訴記者,該保險模式通過量化氣候條件對農業損害程度,為政府提供快速、公正的理賠服務,解決了地方政府應對災害時救災資金的短缺問題,提高了救災資金使用效率。
談及農業巨災天氣指數保險相較傳統巨災保險的優勢,吳勁松表示:“農業巨災天氣指數保險是把一個或幾個氣候條件對農業損害程度指數化,當指數達到一定水平時,投保人就可以獲得相應的賠償。相較于傳統巨災保險,農業巨災天氣指數保險不需要依靠人力查勘定損以確定理賠金額,其具有數據可量化、理賠公允性、管理成本低、理賠時效快的優勢,此外還能借助再保市場實現風險分散。”
眉山市仁壽縣落地的農業巨災天氣指數保險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仁壽縣是四川產糧大縣,但當地素有“十年九旱”之說,尤其近年來極端天氣頻發,“旱澇并重”“旱澇急轉”現象多發,對農業生產影響極大。對此,仁壽縣應急管理局高度重視,積極探索如何通過市場手段提高財政救災資金使用效能,建立完善應對自然災害的金融保險支持體系。
在此背景下,中國人壽財險仁壽縣支公司主動向上級公司提出需求請示,上級公司派專人到仁壽縣,并聯合縣應急管理局、財政局、氣象局開展座談,針對仁壽縣域氣象特征,“量身定制”農業巨災天氣指數保險方案。據了解,該保險方案設定了強降水事件、高溫熱害事件和干旱事件三個保險責任。
“2021年10月,公司成功中標仁壽縣應急管理局自然災害政府保險服務項目,為仁壽縣提供2000萬元的農業巨災風險保障。次年7月,持續的極端高溫天氣導致仁壽縣內農作物受災嚴重,觸發保險責任。接到報案后,公司立即啟動賠付程序,7日內將568.1萬元賠償金及時賠付。”中國人壽財險仁壽縣支公司經理汪平介紹,2021年至2024年期間,仁壽縣自然災害政府保險服務項目累計理賠金額達653.7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防災減災抗災項目建設的重要資金補充,保險理賠資金一方面用于災后的及時救助,另一方面用于助力恢復農業生產相關設施建設。
在仁壽縣青崗鄉天府糧倉示范區,第三方科技公司航天宏圖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天宏圖”)的工作人員為記者講解了園區內風險普查成果應用試點的開展情況。
“我們協同政府在仁壽縣現代農業產業園區核心區建設農業干旱監測預警系統,布設墑情站、視頻站、泵房遠控設備、水位計等設備12套。該預警系統應用農業干旱災害危險因子識別與‘天空地’一體化監測數據綜合預警人工智能算法模型,聯動園區遠程控制農田自動灌溉,實現災害快速響應。”航天宏圖西南大區技術總監喬瑜介紹。
喬瑜表示,農業干旱監測預警系統的建設為縣域農業干旱趨勢預測,嚴重干旱災害及其次生災害風險研判,全面提升了仁壽縣防災減災能力,同時也為相關管理部門優化農業種植布局,指導農業精細化管理提供了技術支撐。
據了解,除了仁壽縣,中國人壽財險四川省分公司還為彭山、洪雅、青神、丹棱多個縣域提供了1.37億元的農業巨災風險保障,實現了巨災天氣指數保險在眉山市的全域覆蓋。
截至今年5月,中國人壽財險四川省分公司累計為全省8個地市的17個區縣專項定制了巨災指數保險產品,提供近4億元的巨災風險保障,巨災賠款支出合計已超1900萬元,有效解決縣域救災資金不足的痛點。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