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田耿文
向江河湖海“要食物”,離不開現代水產養殖。隨著保險科技的快速發展及保險的廣泛應用,如何發揮保險作為社會經濟的“穩定器”作用,助力解決漁業養殖戶的養殖風險難題,從而帶動海洋經濟發展,成為擺在保險行業面前的一道課題。
遼寧省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和良好的海洋基礎設施,發展海洋經濟區位優勢明顯。近日,中華財險錦州中心支公司和遼寧錦州市農業農村局、錦州市海洋與漁業局共同簽署了“保險服務農業農村與海洋漁業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三方將在海洋漁業領域開展進一步的深化合作。這一里程碑式的合作,無疑對推動海洋漁業繁榮發展、促進資源共享和實現互利共贏具有重大意義。
在協議簽署當天,由中華財險錦州中心支公司承保的首個政府支持的“海參氣象指數保險”成功落地錦州凌海市,為當地海參龍頭企業的1000畝海參提供了300萬元風險保障。
記者獲悉,該保險項目可通過氣象指數分析評估氣象條件對海參養殖的影響,為養殖戶提供更加精準、有效的風險管理工具。同時,項目通過與當地政府防災減災相關部門建立有效協作機制等,為養殖戶提供“保防救賠”的一體化服務。此外,該保險項目還能充分發揮保險增信作用,聯合銀行打造綜合金融服務模式,能有效破除海參產業抵押物不足的痛點,為海參生產企業提供信貸資金,支持漁業產業高質量發展。
“海參養殖并非易事。與其他產業不同的是,海參養殖業是一個高度依賴自然環境的產業,其生產過程易受到自然環境變化的影響。環境的微小變化都可能對海參的生長和繁殖產生不利影響,如水溫、鹽度、水質等。氣候變化和氣象災害是海參養殖面臨的重大風險。”凌海市達蓮海珍品養殖有限責任公司研發總監劉超向《農村金融時報》記者介紹,比如長期干旱或雨季過長易造成池塘鹽度降低,水中溶解氧急速下降,海參易產生應激反應,免疫力下降,影響海參的生長和產量。
“海參氣象指數保險解決了養殖戶的養殖風險難題。”中華財險錦州中心支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宋丹丹向記者介紹,作為一種風險管理工具,海參氣象指數保險可以幫助養殖戶更好地應對氣象風險,降低因極端天氣事件造成的損失。這有助于增強養殖戶的信心和積極性,促進海參養殖業的健康發展。
據介紹,該險種以氣象數據和科技手段的雙重賦能為依托,提供了精準、高效的風險保障,以氣象數據為理賠依據,顛覆了傳統保險以損失結果為理賠依據的賠付方式。
宋丹丹進一步解釋,當氣象條件達到合同約定的不利標準時,在暴雨(6月1日—9月30日)責任期間內,日降水量≥50mm,視為發生保險責任。中華財險將及時進行賠償,養殖戶能夠迅速獲得經濟補償,彌補由高溫造成的海參損失及防災投入的成本損失。
“與傳統的保險理賠方式相比,海參氣象指數保險無需現場查勘和養殖戶報案,大大減少了理賠過程中的繁瑣程序,提高了理賠效率,快速、有效、精準地為海參養殖戶提供全面的風險保障,有助于提升產業的穩定性。”宋丹丹說。
“有了這個保險,讓我們養殖戶吃了‘定心丸’,再也不怕災害性天氣發生了。今年的海參產量有保障了。”劉超開心地說。
值得關注的是,在發揮保險增信作用方面,該項目采取抵押物風控前置措施,由保險公司給予養殖戶生產流程的充分保障,降低融資渠道風險。養殖戶可以利用保單到當地銀行進行保險保證貸款,銀行可為海參生產者提供信貸資金支持,解決了養殖戶資金周轉短缺問題。在為養殖戶融資加持的同時,還可有效破除海參產業抵押物風險不可控的痛點,為銀行規避了資金風險,促進當地海參養殖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保險的理賠流程方面,該險種按照保障期間氣象監測報告結果進行理賠,免去了傳統保險現場查勘定損的步驟。“相對于傳統保險復雜理賠方式,海參氣象指數保險的理賠流程具有簡便、快捷、精準的優勢。”中華財險遼寧分公司農村保險事業部總經理金鑫表示。
談及對海參氣象指數保險的發展規劃,宋丹丹表示,公司將在海參氣象指數試點的基礎上,通過5G物聯網技術與氣象大數據結合,打造海參養殖綜合服務平臺。同時,通過大數據整合,升級完善海參養殖保險方案。此外,不斷優化保險產品設計,提高保險的覆蓋率和效果,從而為海參養殖產業健康穩定發展提供可持續性助力。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