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田耿文
5月1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召開,部署在全國全面實施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政策。會議指出,將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的實施范圍從產糧大縣擴大至全國,有利于進一步穩定種糧農民收益,提升農業防災減災救災能力。
完全成本保險是指保障包括物化成本、土地成本和人工成本等農業生產總成本的農業保險;種植收入保險是指保險金額體現農產品價格和產量,保障水平覆蓋農業種植收入的農業保險。兩項保險均屬于政策性農業保險,并按規定享有保費補貼等政策扶持。
我國三大糧食作物為稻谷、小麥、玉米。“將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的實施范圍從產糧大縣擴大至全國,不僅對保障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發揮重要作用。還能夠讓廣大農戶從中受益,特別是能惠及非產糧大縣的農戶,無論糧食主產區或非主產區都可以參保,是重大利好。”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庹國柱告訴《農村金融時報》記者。
山東是我國糧食大省。今年,山東的小麥保額在此前950元基礎上增加了50元,即每畝1000元,進一步提高了農業生產抗風險能力。今年開春,中國人壽財險山東省分公司承保萊蕪區小麥完全成本保險2.04萬畝,承擔風險保障2040萬元;每畝保費為30元,其中,財政承擔25.5元,農戶自擔4.5元。
“我購買了小麥完全成本保險,比原來的保險賠償金額更高了,每畝最高賠付1000元。”萊蕪區小麥種植戶張師傅說,“我種的幾百畝小麥,全都投了完全成本保險,不用擔心災害天氣,心里很踏實。”
據中國人壽財險山東分公司提供數據顯示,今年,該分公司在全省15個市49個縣區開展小麥完全成本保險,為70萬農戶的632萬畝小麥提供63.22億元風險保障。
“由于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的實施,需要地方政府有一定比例的財政補貼。這與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和財政資金支持力度有關。”庹國柱介紹,去年各個省份之間參保的差異很大,有的地方就出現承保率偏低的情況。今年要求全面實施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這樣全國種糧農戶的收益就有了保障。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各家保險公司的三大主糧完全成本和種植收入保險增幅明顯。其中,人保財險一季度提供風險保障811.4億元,同比增長13.9%;中國人壽財險一季度提供風險保障165億元,同比增長超18%;平安產險提供風險保障同比增長31.7%。
記者梳理發現,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從小范圍試點擴大至覆蓋全國,前后歷經6年時間。2018年,財政部和有關部門啟動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試點,2021年在13個糧食主產省份的產糧大縣正式實施,2023年擴大至全國所有產糧大縣。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擴大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政策實施范圍,實現全國覆蓋。此次國常會更明確了今年將在全國范圍內全面實施這兩項農業保險政策。
“在推動將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的實施范圍從產糧大縣擴大至全國的過程中,還要強化部門協同,在確保及時足額撥付保費補貼的同時,還要加強資金監管,防止拖欠、截留、挪用補貼。”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農業經濟系教授楊汭華告訴記者,對于保險機構來講,應不斷優化險種設計和理賠服務,確保一旦出險能夠快速理賠、應賠盡賠,切實增強種糧農戶的獲得感、幸福感。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