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美麗 通訊員 崔廣勛 王亭然
日前,中國人壽財險山東省分公司“綠色生態系統碳匯系列農險產品”被評為2023年度山東省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優秀金融創新產品。據了解,在所評出的10個獲獎項目中,該項目為保險業唯一獲獎產品。
近年來,中國人壽財險山東省分公司堅持以綠色發展理念為引領,深耕綠色低碳產業金融市場,努力探索創新綠色保險產品,引導金融活水源源不斷流向綠色低碳領域,積極為農業強國建設和實現“雙碳”目標保駕護航。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支持山東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國人壽財險山東省分公司專門制定了服務“雙碳”戰略專項規劃,以綠色金融創新為切入領域,以產品供給側改革與有效需求引領為實施主線,以碳匯保險為抓手,積極開展碳匯保險可行性研究。
“我們運用‘金融+科技+生態’模式,將氣象大數據、遙感技術應用于產品研發和承保理賠服務,推進綠色保險創新,有效破解了驗標難、定損難等問題,極大提升了服務質效。”中國人壽財險山東省分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該分公司已經建立起完善的“雙碳”保險和服務體系,涉及海洋、森林、濕地三大生態系統,為激活綠色生態鏈注入了新動能。
山東海洋碳匯資源豐富。作為推動碳匯價值多元轉化的全新探索,中國人壽財險山東省分公司研發的國內首款海草床碳匯指數保險在威海落地,有效化解了海草床災害風險,解決了災后碳匯資源救助、災后重建和養殖維護資金短缺的問題。
牡蠣等貝類養殖是實現海洋固碳的主要路徑,發展藍碳經濟前景廣闊。為持續擴大碳匯漁業規模,提高碳匯資源保護能力,該分公司創新研發了牡蠣養殖碳匯指數保險產品,并與威海文登、乳山貝類養殖企業簽訂國內首款漁業碳匯指數保險合同。據記者了解,該險種以牡蠣的產品、儲碳、釋氧等碳匯經濟價值作為補償依據,以牡蠣因特定海洋環境變化造成的碳匯能力減弱事件為保險責任,當遙感監測數據達到約定的理賠數值時,視為保險事件發生。
“去年,我們又在全國首創‘海洋碳匯保險+信貸’模式,幫助企業利用碳匯指數保單作質押融資增信,在銀行成功申請貸款100萬元,化解資金流轉。”上述負責人介紹。
山東是生態資源大省,森林、濕地面積分別達到4253萬畝和174萬公頃。面對森林火災、暴風雨等自然災害對林業、濕地造成的重大風險隱患,運用市場化手段解決林木、濕地碳匯和自身價值損失保障成為當務之急。
中國人壽財險山東省分公司按照山東省財政廳碳匯保險工作部署要求,圍繞獎補政策支撐,結合商業性試點,創新森林碳匯指數配套保險方案,先后為沂源、博山、章丘、鄒城、冠縣等縣區87.3萬畝森林提供碳匯指數風險保障5095.2萬元,重點保障林業所產生的富余價值、生態環保價值,化解碳逆轉風險。
此外,中國人壽財險山東省分公司還先后在濰坊、濟寧、淄博簽單首款濕地碳匯指數保險,有效化解了濕地災害風險,賠款可用于災后碳匯資源救助、碳源清除、資源培育及生態保護修復等,持續為綠水青山注入金融活水。
“大力發展綠色保險,是貫徹落實生態文明理念的內在要求,也是護航‘雙碳’目標的重要舉措。為此,山東省將碳匯保險納入地方特色獎補和承保機構績效評價范圍,鼓勵市縣給予保費補貼,省財政按規定實施獎補。”山東省財政廳金融處有關負責人表示,中國人壽財險山東省分公司不斷豐富綠色保險供給,著力打造的綠色生態系統碳匯系列農險產品“齊魯樣板”,將為推進山東“雙碳”目標實現增加新的保護屏障,并為金融產品創新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